-
《道德經(jīng)》: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023-07-06 08:30 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多次強調(diào)“知足者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這些都告誡我們,最大的災禍是不知足,是不及時終止自己無窮的欲望,知足方可成事干事,知止才能遠離屈辱,只有知道
-
《道德經(jīng)》:明白四個道理,養(yǎng)成好心態(tài) 2023-05-31 08:30 古時候有個書生去趕考,晚上睡覺的時候做了兩個夢。他夢見自己在墻上種高粱,又夢見下著雨,自己戴著斗笠打著傘,于是他去找人解夢。算命先生說:墻上種高粱,是白費勁;戴著斗笠打傘是多此一舉。讀書人心灰意懶,于是收拾行李回家。開店的老板
-
《道德經(jīng)》: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 2023-04-13 08:30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氣,可以事業(yè)有成,家庭美滿,一帆風順。古人說,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人的福氣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求來的,或者說,是自己修來的。 01 福自己求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兜赖陆(jīng)》 天道本身并沒有偏向誰,但是經(jīng)
-
老子10句話:安身塵世間,做個明白人 2022-09-20 08:30 01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用早已存在的道理,來駕馭現(xiàn)在的具體事物。換個說法就是借古鑒今,古為今用。 老子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就是將學習到的前人的東西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司馬光等人
-
《道德經(jīng)》:養(yǎng)三種性格,秉三種德行 2022-09-14 08:30 三種性格命最好 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性格通過影響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進而對人的命運產(chǎn)生重要影響。一個人性格好,命也不會差。 隨和 我們都知道“上善若水”,水雖柔,但能包容萬物。 我們常說“百煉鋼不如繞指柔”,《道
-
道教有一“奇術(shù)”,道士很肯定,專家卻不愿承認,但至今有人會 2022-08-27 11:34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独献印 作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長期以來并不受到人們的重視。雖然人們經(jīng)常會在各種影視劇作品當中看見道士的形象,然而,人們通常很少會將道教看成是一個
-
道家的十大智慧:大道至簡,淳樸自然 2022-09-03 14:03 上善若水,處下不爭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于道。"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于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學說
-
看《道德經(jīng)》13遍,反復琢磨,頓悟5大人生智慧,與你共勉 2022-07-07 09:21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群星薈萃,碩果累累。這一時期涌現(xiàn)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眾多學派,各有千秋。其中,老子所著《道德經(jīng)》,內(nèi)涵豐富,文意深邃,被譽為“萬經(jīng)之王”。筆者前后看《道德經(jīng)》13遍,反復琢磨,終于
-
老子的六大智慧成語,可享用一生! 2022-07-15 10:34 傳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guān),被關(guān)令尹喜攔下,求老子傳授著述,于是老子留下五千字《道德經(jīng)》傳世,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我們可以透過這六個成語來領(lǐng)悟圣人老子留下的智慧。 一、富在知足 食不過求飽,居無非求安,此外的紅塵榮辱,都不過
-
老莊訣要:真正強大的人,不是對外擴張,而是停止自我消耗 2022-07-06 11:57 世俗認為,能控制外界和統(tǒng)治他人,才是強大,所以推崇權(quán)力游戲,人和人之間的控制與被控制,成為人際關(guān)系的心理較量。 然而,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卻是持反向的觀點: 真正強大的人,不是對外擴張,而是停止自我消耗。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
日志分類
- 全部日志
- 孔子傳
- 論語注解
- 國粹新聞動態(tài)
- 國禮速遞
- 儒家新風
- 感恩
- 節(jié)氣節(jié)日由來
- 時事感言
- 圣賢教育
- 國學知識
- 南懷瑾講義錄
- 修行路上
- 易經(jīng)風水
- 名人軼事
- 茶文化
- 修身齊家
- 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 曾氏圣教
- 百善孝為先
- 佳節(jié)同喜
- 酒飯桌上規(guī)矩
- 節(jié)日隨筆
- 業(yè)障
- 教之以道
- 朋友之道
- 祭祀禮儀
- 教育之痛
- 性格決定命運
- 教養(yǎng)決定品格
- 說話學問
- dsfsd
- 經(jīng)典古文
- 好人好報
- 感動時刻
- 家教
- 正能量
- 師范王陽明
- 幸福人生
- 老莊之道
- 應該“拿來”
- 學習友邦
- 看!誰在忤逆父母?
- 美是最好的教育
- 國民素質(zhì)面面觀
- 生財有道
- 內(nèi)心的高貴
- 中國人的硬骨頭
- 吉人天相
- 活在自己的風范中
- 老祖宗的話
- 中華禮儀
- 名家佳作
- 經(jīng)典要義
- 紀念
- 男人的責任
- 名家正論
- 民俗文化
- 鬼谷子
- 女德/巾幗
- 感悟人生
- 成功之道
- 企圣談經(jīng)
- 陳摶傳經(jīng)
- 修德改命
- 古今家訓
- 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
- 童心幻夢
- 孫子兵法
- 名家稚見
- 天規(guī)人道
- 朱熹
- 文中子
- 張良黃石術(shù)
- 壯心不已
- 國學大師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中外教育面面觀
- 魯迅精神千秋魂
- 子何敗家?!
- 至理名言
- 丹青直言
- 網(wǎng)絡文化
- 道在中庸
- 家和萬事興
- 當代人的精神狀態(tài)
- 人性之變
- 領(lǐng)導之術(shù)
- 管子經(jīng)典
- 福善禍淫
- 邱祖
- 可以拿來的國外圣賢奇思妙語
- 辭林精義
- 雅居雅玩
- 劣根性
- 心靈雞湯
- 菜根譚
- “西施”
- 歷史
- 歷史點評
- 國外名家修身正論名言
- 論語
- 戊戌變法諸君子
- 心理疏導
- 道盛和
- 張至順
- 魂歸何處
- 境界
- 紅豆紅杏
- 成在自律
- 教養(yǎng)
- 康壽寶
- 大修在書
- 改過自新
- 靈修
- 情感蜜語
- 禪茶一味
- 情緒療愈
- 關(guān)公文化
- 周公周禮
- 童蒙家教
- 子曰詩云
- 君子之道
- 神道仙蹤
- 佛家故事
- 近現(xiàn)代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