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大可|1965—2017:中國文藝療愈的花樣年譜 文化先鋒 18-01-16 09:31 我們熟知的焦慮綜合癥的療愈方式,在影視之外還有五種: 網絡,現在微信的用戶是9億,估值8千億; 游戲,現在收入1655億,用戶5.66億; 讀書,現在據說人均閱讀7.86本,我對這個
-
朱大可:字象,表意體系的視覺營造 ——“春野體書法”究竟表達了什么 (2016-04-05 09:20:08) 轉載 ▼ 標簽: 雜談 <IMG style="BORDER-BOTTOM: 0px; BORDER-LEFT: 0px; PADDING-BOTTOM: 0px; LIST-STYLE-TYPE: no
-
朱大可:魯迅的脊梁始終是筆直的 ——謹以此文獻給魯迅去世81周年 文化先鋒 17-10-19 09:49 中學時代,也就是文革后期,我讀完了《魯迅全集》。我是在魯迅的話語搖籃里長大的,在某種意義上,我就是魯迅的孩子。除了他,我還能崇拜誰?我們的文學蘇醒都是從魯迅開
-
朱大可:中國文學到了自食其果的時刻(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7-01-10 發(fā)表評論>> 朱大可,當代著名文化批評家,上海同濟大學教授 朱大可語錄: “但我們面對著的,往往不是一種健康的記憶體系。選擇性失憶和強迫性記憶,成為民族記憶
-
文化爭鳴:從衛(wèi)慧到木子美的“色語”運動 2004-06-24 09:38:00 在肉身敘事甚囂塵上的年代,高舉情色旗幟,以所謂“美女作家”、“美男作家”為噱頭來制造市場熱點和牟取暴利,正是21世紀初葉文化市場的重要特點。但這種飲鴆止渴的營銷策略,反而貶損了圖書市場的形象。資本邏輯理應是文化的強
-
文化批評家朱大可:轉型中國的文化選擇 多彩貴州網 2015-04-20 15:19:00 4月18日,國內著名文化批評家、同濟大學教授朱大可在孔學堂開講主題為“轉型中國的文化選擇”的講座。他以一貫風趣又犀利的語言闡述了近代中國的幾次文化選擇,現場座無虛席,反響熱烈。 文明與文化的分裂 講座開始
-
朱大可|1965—2017:中國文藝療愈的花樣年譜 (2018-01-16 20:13:46) 轉載 ▼ 標簽: 轉載 分類: 隨筆散文創(chuàng)作談 原文地址: 朱大可|1965—2017:中國文藝療愈的花樣年譜 作者: 我們熟知的焦
-
朱大可:中國文化已經病入膏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3日 18:00 新浪財經 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中國經營論壇(上海)”于2011年7月3日在上海舉行。上圖為
-
我們或許把日子過反了! 2019-03-13 17:13 ———————————— 中國人體質逐年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統(tǒng)計局每年都給我們報告人口平均壽命怎么怎么提高,但我們周圍童年患白血病的,青少年得癌的,學生體測猝死的,青年、中年過勞死的新聞,已經不再是新聞。這些,
-
馮驥才:為什么當今畫界總是熱衷于使用各種招數炒畫? 2017-06-20 11:25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馮驥才 文化內涵不是用金錢能堆出來的。一個藝術家創(chuàng)造的作品是要進入市場的,但是一個藝術家的追求卻不能太市場化。文化從來不是流水線能夠打造出來的,文化要靠時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