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止時間 |
2015-12-17 -- 2016-3-30 |
“四堂”為研究古文字學四位學者的字號,即郭沫若(字鼎堂)、董作賓(字彥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為紀念他們在古文字學及古文字書法藝術方面的突出貢獻,繼承和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書法藝術,鼓勵當代學者和書法作者,推動中國文字研究和書法事業(yè)和諧發(fā)展,中國文字博物館決定每兩年舉辦一屆“四堂杯”書法大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現就第四屆“四堂杯”書法大展公告如下:
一、主辦單位
中國文字博物館
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
中國央視書畫頻道
書法導報
二、組織機構
第四屆“四堂杯”書法大展組委會由主辦單位組成。
第四屆“四堂杯”書法大展評審委員會由主辦單位在全國范圍內邀請著名文字學家、書法家組成。
三、征稿要求
1.書法類:書法作品書體不限,一律豎式,不超過六尺整張宣紙(180cm×97cm,包括裝飾襯紙)。不收冊頁、長卷和刻字作品。所有作品請勿托裱、裝裱。不符合尺寸要求者不予評選。
2.篆刻類:篆刻作品寄印稿6-10方,附兩個以上邊款,貼在4尺對開的豎式宣紙印屏上。評審結束后由組委會通知入展者寄篆刻原石1方參展,原石歸主辦方所有。如不寄原石視為放棄參展資格。
3.投稿范圍:年滿18周歲以上的中國公民(含港、澳、臺)及海外華人華僑、國際友人書法愛好者均可自由投稿,每人限寄郵件一次(請在郵件背面注明“四堂杯”投稿),作品件數不限。投稿一律使用真實姓名,化名重復投稿者不予評審。限于人力,恕不退稿。
4.費用:投稿不收取參評費用。
5.填寫信息: 請用中文在作品背后右下方用鉛筆正楷注明:姓名、性別、身份證號、所屬省份、常用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固定電話、手機、個人賬戶及開戶銀行),草書、篆書請附釋文,或注明內容出處。為便于準確登記,及時聯系作者,請另打印填寫《第四屆“四堂杯”書法大展投稿登記表》(登記表下載詳見本文末尾),連同身份證復印件,隨作品一并寄出。組委會根據作者提供的信息做好收稿登記工作,信息提供不完全者視為放棄。(中國境外投稿比照以上填寫個人信息)
6.備注:投稿作品落款一律使用真實姓名,勿用筆名;發(fā)現臨摹、抄襲已在公開出版物發(fā)表的古今作品(含古代碑帖集字、集聯)不予評審;鼓勵書寫完整作品,不提倡拼貼、染色、做舊等形式。禁止一稿多投。
四、評審
1.由本次大展評委會制定評審細則和評審工作流程;
2.鼓勵作者書寫與本屆展覽主題相關的作品;
3.評審工作于2016年4月份舉行,由主辦方核對原作準確無誤后,及時公布評審結果;
4.評審期間可能對部分優(yōu)秀作品和入展作品的作者進行抽查或面試。
五、展覽與出版
本展于2016年5月份在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行,展出入展作品200件左右(含優(yōu)秀作品20件)。本展開幕式之前出版《第四屆“四堂杯”書法大展作品集》。
六、作者待遇和相關責任
1.向優(yōu)秀作品的作者頒發(fā)獎金、獲獎證書;入展作者頒發(fā)入展證書,全部入展作者每人贈送本次展覽作品集一冊。
2.獎優(yōu)秀作品作者每人人民幣10000元,獎入展作品作者每人人民幣1000元。
3.可優(yōu)先受邀參加由中國文字博物館主辦的國內外交流活動。
4.本次活動優(yōu)秀作品作者獎金及優(yōu)秀、入展作品證書由主辦方負責在展覽開幕后兩個月之內發(fā)放。
七、征稿日期
本啟事自公布之日起征稿,至2016年3月30日截止征稿,以當地郵戳為準。
八、收稿地址
收稿地址:河南省安陽市人民大道東段656號
郵碼:455000
聯系人:于 潔
聯系電話:18303828203
E-mail:zgwzbwgzx@126.com
九、組委會
第四屆“四堂杯”全國書法大展組委會辦公室
中國文字博物館聯系人: 于 潔
聯系電話:18303828203
辦公室電話:0372-2266258
十、其它事項
1.凡是發(fā)現或被舉報作者代筆、代刻等問題,經組委會核實,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將視情節(jié)輕重,依據有關規(guī)定,分別給予處理。
2.所有來稿必須符合本啟事要求。
3.凡投稿者視為認同并遵守本啟事各項規(guī)定。
4.本征稿啟事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