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好自己,對自己負責,是一個人頂級的自律 2022-11-13 22:25 文/墨然 很多人都知道要保持自律,但是自律的源頭是從自己開始。 任何時候,對自己負責,懂得約束自己,提升自己,從根本上去改變自己,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如果一個人,不想著改變,不懂得為自己考慮,這樣的人大多不會有什么很大
-
詳解顏體筆法三十二式 2022-11-11 15:32 唐代是楷書的成熟期,出現(xiàn)了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一大批楷書大家,他們的字法度完備,是中國書法史上光輝典范,初學毛筆楷書,多從唐楷入手。本文以顏真卿楷書為范例,詳解楷書的用鋒與筆法。 先介紹顏體的筆鋒運用方式。 毛筆書法的筆畫
-
國畫之流派 2022-11-11 15:30 黃派 又稱“黃筌畫派”、“黃家富貴”。在中國花鳥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五代花鳥畫兩大流派之一,成熟于五代西蜀的黃筌,光大于宋初的黃居寀。黃筌才高技巧,善于取熔前人輕勾濃色的技法,獨標高格,是深得統(tǒng)治階層喜愛的御用畫家。其子居寀、居寶承其家風,成為兩宋時
-
京劇不能成為“欲劇”,所謂的京劇時尚再好也不屬于京劇創(chuàng)新 2022-11-10 00:00 京劇藝術傳承至今已經(jīng)二百多年歷史了,然而如今京劇成為了“國粹”但是卻真正的衰敗了,然而遍觀從建國后到如今的京劇創(chuàng)新,似乎只有樣板戲以及革命現(xiàn)代戲是成功的。 我們看京劇樣板戲以及革命現(xiàn)代戲是一種徹徹底底的創(chuàng)新
-
京劇藝人不應該過分強調世家和師承,沒必要將自己師父是誰掛嘴邊 2022-11-10 00:00 京劇藝術傳承至今已經(jīng)二百多年歷史了,二百多年時間京劇界出現(xiàn)了許多的名家和名角兒,也創(chuàng)排出了許多的優(yōu)秀劇目。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京劇藝術的傳承者問題,京劇藝術的傳承主要是師徒傳承,師徒傳承主要是口傳心授為了
-
隨筆|也談潘天壽《煙雨蛙聲圖》 2022-11-09 08:38 潘天壽是一位二十世紀的畫家和藝術教育家,他終其一生矢志不渝地推動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的傳承與發(fā)展。他認為,不能將水墨畫直接看作是仿古,亦不能一味持回望傳統(tǒng)的態(tài)度。二十世紀的藝術家們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如何在他們的藝術中反映出社會、文化及政治環(huán)境
-
俗語:好男不娶紅扶桑,好女不嫁大馬猴,紅扶桑和大馬猴是什么? 2022-11-08 10:09 從古到今,我們中國人對結婚都非常看重,畢竟這是我們的婚姻大事,而且也有很多的講究,結婚不只是男女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好男不娶紅扶桑,好女不嫁大馬猴”,這是一句流傳很廣的話,“紅扶!
-
這100個繁體字,一寫就錯! 2022-11-02 10:19 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漢字的演變也是書法書體的演變,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再由小篆簡化成隸書,由隸書簡化成草、行、楷三種書體。 書法多寫繁體,原因在于我們學習書法,臨帖、入古,才能得其精髓,古人多寫繁體,還有從審美角度看,書法寫繁體
-
方回說唐朝律詩之盛有此11人(下):杜甫、賈至、岑參 2022-10-18 16:22 前言 方回《瀛奎律髓》中說,唐朝律詩之盛因為有這11個人,除了初唐的陳子昂、杜審言、宋之問、沈佺期之外。 盛唐時期,有6個人與杜甫同時,他們不寫律詩則罷了,寫的話,作品與杜甫律詩水平不相上下。 這六位中,昨天
-
張問陶論詩絕句12首(上):胥吏津津談律例,可能執(zhí)法似皋陶 2022-10-13 13:35 前言 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曾提到: 袁枚,蔣士銓,趙翼號稱乾隆三大家,但蔣士銓成就不及袁、趙,風格也不同,故以張問陶代替蔣士銓,方名副其實。 張問陶與倡導“性靈說”的袁枚、與趙翼、并稱“性靈派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