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chuàng)的平臺 / 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
元 宵 節(jié)
時間
2018年3月2日
農(nóng)歷戊戌年正月十五
星 期 五
《無題》
文/隨緣/介休
春已來臨
華燈初上
涼涼的風
上元節(jié)
團圓夜
看燈展
獅子燈
福字燈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后
去年今日時
你在花中笑
今歲不見舊時人
景如舊
風依舊
2018.03.01
《元宵與團圓》
文/靜聽花開
元宵節(jié)
喜樂的心浮上眉梢
過年的尾巴
相邀你我相聚
圓圓的元宵
繾綣著團圓
愛就在此刻蔓延......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心心念的人
在記憶里泛濫
生活點滴
氤氳愛的思念
風景旖旎
陽光燦爛
透過隙縫
灑滿心田
暖暖的
甜甜的
彌漫人間
《元宵夜》
文/萬木青
今夜
元宵和湯園
熱氣騰騰的
舉行盛宴
招待千家萬戶
幸福美滿
月正園
躲在云后窺人間
雪花飄飛
星星點點
如信傳來
似蝶舞燈前
夜風寒
心中暖
百年同床度
千里共嬋娟
有多少心猿意馬
馳騁云雨巫山
2o18,3,2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jié)。
元宵佳節(jié),寄托著中國人追求團圓和美滿的愿望。今天,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征著團團圓圓,和睦相處。
這個節(jié)日與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相比,有一點非常特殊: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年輕女子是不能隨意出門拋頭露面的,唯有元宵節(jié)時能出門娛樂。
因此,在古人眼里,元宵節(jié)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人們往往把元宵節(jié)和青年男女的愛情連接在一起,千百年來,不僅涌現(xiàn)出一大批吟誦愛情的詩篇,在這一天還發(fā)生過非常浪漫的故事。
原來元宵節(jié)才是中國傳統(tǒng)“情人節(jié)”!
隋煬帝時,正月初一萬國使節(jié)前來朝拜,滯留到正月十五,隋煬帝舉行盛大的元宵晚會,戲臺連綿八里之長,處處張燈結(jié)彩,歌舞升平,表演者達三萬余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通宵達旦,盡情歡樂。隋煬帝攜帶著妃嬪宮女,登樓觀燈,他賦詩說: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fā)琉璃臺。
到了唐朝,國富民強,京城長安已是當時的“國際大都市”,元宵燈節(jié)場面自然更加豪華。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guī)模浩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唐朝元宵節(jié)不僅放假三天,還取消宵禁的限制,允許人們出門賞燈,稱為“放夜”。女子也予以解放,可以上街往來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宋代的元宵節(jié),比前朝還要繁華熱鬧,假期也比唐朝延長了兩天。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為慶祝元宵節(jié),皇宮前面從年前的冬至日以后,就開始搭建山棚。搭建的山棚正對著宣德樓。從那時起,游人已開始聚集到御街。御街兩廊下匯集了表演各種奇特技藝的人,歌舞百戲,樂聲喧鬧,聲聞十余里。
蘇軾曾在杭州度過三個元宵節(jié),對元宵節(jié)有很深的感情。熙寧八年(1075),蘇軾在密州過元宵節(jié),思念在杭州時的元宵節(jié)盛況,寫下了《蝶戀花·密州上元》: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鹄錈粝∷断,昏昏雪意云垂野。
明朝時規(guī)定正月初八上燈,十七落燈,張燈十夜,京城內(nèi)家家戶戶懸掛五色彩燈,其上繪有翩翩起舞的各色人物,花鳥魚蟲,競相爭艷。“今夕何夕春燈明,燕京女兒踏月行。燈搖珠衫張華屋,月散瑤光滿禁城!泵鞔紡埦诱摹对π小访枥L了北京城元宵夜姑娘們賞月觀燈的盛況。
不僅京城里的青年女子觀燈幽會,而且鄉(xiāng)村女子也穿戴一新,描眉點唇,走出家門踏月夜游,在元宵夜浪漫走一回。唐寅的《元宵》詩曰: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這首詩描寫了鄉(xiāng)村的元宵節(jié),燈月映照下的村女更加美麗。
元宵佳節(jié),良辰美景,五彩斑斕的花燈,營造了溫馨浪漫的氣氛,待字閨中的女子得以走出深閨,提供了談情說愛的機會,古代的青年男女借觀燈之機,相約幽會,成就了無數(shù)的良緣美眷。
傳統(tǒng)戲曲《陳三五娘》就是以元宵節(jié)為背景,敘述泉州人陳三邂逅黃五娘的浪漫愛情故事。明朝文人阮大鋮創(chuàng)作的幽默戲曲《春燈謎》也講述了韋節(jié)度之女影娘與宇文彥在元宵燈會一見鐘情定終身的故事。
相傳,北宋宰相王安石也因元宵節(jié)成就了一樁美好姻緣。
浪漫之余,莫忘了元宵節(jié)有普天同慶之意,“正月十五燈正新,滿城燈火白如銀!边@日,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一盞盞孔明燈、絹燈、橘燈……各式各樣的燈籠,把原本寂靜的黑夜裝點得五彩斑斕,絢麗奪目。
與燈籠相伴而生了猜燈謎,春宵賞燈之會,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即稱為"燈謎"。如今的燈謎依然妙趣橫生,寄寓著人們祈求平安、順遂的心愿。
以前人們賞了花燈、猜完燈謎,再去看看踩高蹺、耍龍燈、舞獅子……而今,有的民俗或許不再見,但我們可以看人潮涌動,拍下眼之所見,留為紀念。用簡單的儀式,懷念漸漸消退的春節(jié)氣息。
滿城煙花綻放今宵繁華,年的喜慶氣氛延續(xù)到今天,讓我們共同祈禱新一年的生活,就像天上的月亮,圓滿美好!
吃湯圓,人團圓,
福滿家園。
明月圓,好夢圓,
春滿人間。
本文為原創(chuàng)未經(jīng)允許請勿抄襲,喜歡的朋友多多轉(zhuǎn)發(fā)喲。
周五|元宵節(jié)到,送給你我最在乎的人,祝您心圓●夢圓●合家●團圓!
文章 |隨緣介休/靜聽花開/萬木青
圖 | 網(wǎng)絡
編輯 |╭❤~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