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8
2013-12-27
2013-12-18
2013-11-20
2013-11-05
2013-10-17
2013-04-26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4-26 11:29 (評論)
王岳川與韓國金炳基先生的對話:——文化書法與書法文化生態(tài)
一 書畫是否同源:文化書法提出的質疑 王岳川:金教授,您好。前些年,我在北大書法所提出 “ 文化書法 ” 的
2012-11-28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11-28 08:49 (評論)
沈鵬談:書法,回歸“心畫”本體
敬畏漢字傳統(tǒng)——書法本體,才是書法最終的實在——情性與形質的對立統(tǒng)一——發(fā)揚原創(chuàng)必在個性化過程中實現(xiàn)——堅持書法本體,必然要求多元化——從深度理解
2012-11-22
2012-11-12
2012-10-22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10-22 15:24 (評論)
歐陽中石談:學習書法
1、書法是“學”出來的,不是“練”出來的。 有人練了多年書法,很刻苦,天天寫,但是進步并不很大。而有的人學書法時間雖不很長,
2012-10-18
2012-10-17
2012-10-16
2012-10-07
2012-09-23
2012-09-21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9-21 11:44 (評論)
談談宋元山水畫的藝術成就與審美特征
談談宋元山水畫的藝術成就與審美特征 中國山水畫是以自然風景作為描寫對象的繪畫形式,它作為1個獨立的畫科,至今已有1千多年
2012-09-20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9-20 12:03 (評論)
馮驥才:面對藝術 背對市場
“四駕馬車馮驥才的繪畫、文學、文化遺產保護與教育”展覽, 9 月 9 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眾多文化名人前往助陣。前天,馮驥才接受了中國書法
2012-09-19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9-19 11:58 (評論)
沈鵬談:線條,中國書法的基因
“一波三折”,日常指事情發(fā)生中的曲折多端,這一成語最早卻源于論書法,見于王羲之《題 衛(wèi) 夫人筆陣圖后》
2012-06-27
2012-06-14
2012-02-20
2012-02-13
2012-02-10
2012-02-04
2012-01-18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1-18 20:06 (評論)
智巧兼優(yōu),心手雙暢,翰不虛動
——書法神韻斷想之三十二 書法藝術是很多人說不清的,道不明一門獨特的藝術,他不像其他藝術門類有固定統(tǒng)一的標準,書法藝術從他一誕生就有許多不確定性
2012-01-14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1-14 11:13 (評論)
衡正安先生談【論書法作品批評的三個途徑】
書法批評,是現(xiàn)代書法理論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已愈來愈阻礙書法的發(fā)展。書法批評的滯后,原因很多,就自身建設而言“大而空”、“泛化論”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本文
2012-01-11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1-11 10:13 (評論)
讀趙壹《非草書》兼論當今書壇以草書為貴怪現(xiàn)象
關于書法神韻斷想之三十二 當代,寫草書者成為一種時尚,無論何人一沾上草書,便身價百倍,不管他寫的如何,哪怕是慘不忍睹,丑陋無比,信手涂鴉,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1-11 09:58 (評論)
書法創(chuàng)作五乖五合論
——書法神韻斷想之三十一 書法創(chuàng)作是一項情志精神化的產品,好的書法作品是不可重復的再現(xiàn)的,正如王羲之寫蘭亭序,后來怎么也難達到一稿的藝術高度,從
2012-01-09
2012-01-05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1-05 21:23 (評論)
孫過庭書法理論三大貢獻
——書法神韻斷想之二十六 筆墨當隨時代。中國書法的生存狀態(tài)與發(fā)展變化歸根結底是由中國社會的進程所決定的。從整體上講,中國社會與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1-05 21:17 (評論)
主觀感受與客觀評價的差異性
——書法神韻斷想之二十五 藝術欣賞因人而異,當藝術品達到一定的高度,使大多數(shù)人產生共鳴。達到共識,就連不懂的人也感到其美,個人的主觀感受與客觀評
2012-01-03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1-03 17:16 (評論)
關于對孫過庭《書譜》藝術理論的評價
——書法神韻斷想之二十三 《書譜》一書是我國書法史上著名的、含金量很高的、全面的、實用性很強的、影響力很大的、倍受書家們歡迎和重視的
2012-01-02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1-02 13:23 (評論)
(原創(chuàng))書品人品一致是理想的追求
——關于書法神韻斷想之十八 人們常說“文如其人”“書如其人”把做人與做書法等同,常舉的例子像宋代的“蔡京”,最早的宋四家“蘇黃米蔡”的“蔡”就是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01-02 13:21 (評論)
書法語言藝術表達的特點
——關于書法神韻斷想之十七 書法藝術以藝術化了的漢字形象來表現(xiàn)人的思想、品格、情操,及審美觀,從而達到美的藝術創(chuàng)造。 有人將書法藝術基本表達形
2011-12-31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12-31 07:45 (評論)
曠達空靈的構圖是神韻的載體
——關于書法神韻斷想之十五 曠達:心胸開闊豁達。出自:《晉書.張翰傳》:“翰任心自適,不求當世。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
2011-12-30
2011-12-28
2011-12-26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12-26 10:50 (評論)
一舞劍器動四方 顛張草書為之狂
——關于書法神韻斷想之八 在中國書壇上有一段佳話,這段佳話牽動著兩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藝術家,也開創(chuàng)了藝術之間的借鑒、啟示、學習。 昔有佳人公
2011-12-24
-
菜單
花樹林 發(fā)表了新日志 12-24 10:33 (評論)
書法歷史中神韻的探求
關于書法神韻斷想之四 “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tài)、現(xiàn)代多元化”。追尋三千年書法發(fā)展的軌跡,我們清晰地看到他與中國社會發(fā)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