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瀛奎律髓》第九卷老壽類:
香山九老之會,洛陽耆英繼之,此盛事也。予嘗羨慕近世詩人,如曾茶山、陸放翁、趙昌父、滕元秀、劉潛夫皆年八十以上,而放翁之夀為最高,故多取放翁詩云。
香山九老之會,指白居易洛陽宅里的宴飲聚會。洛陽耆英繼之,指富弼、文彥博等十三人在洛陽的聚會。
方回所說的近世高壽詩人,曾茶山(曾幾享年82 )、陸放翁(陸游享年85)、趙昌父(趙蕃享年86)、滕元秀(滕岑享年87)、劉潛夫(劉克莊享年82),方回說陸游最高壽,和現(xiàn)在大家統(tǒng)計的不太一樣。
其實方回自己也算是高壽詩人,享年78歲。
一、白居易,九老相會詩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三月二十四日,白居易、胡杲、吉旼、鄭據(jù)、劉真、盧慎、張渾、狄兼謨、盧貞9人,在洛陽白居易履道宅宴飲,人稱香山九老。
當(dāng)年胡杲年89、吉旼年86、鄭據(jù)年84、劉貢年82、盧貞年82、張渾年74,白居易亦74歲,第二年白居易在洛陽去世。
這首詩的題目比較長,《胡、吉、鄭、劉、盧、張六賢皆多年壽,予亦次焉。偶于敝舍合成尚齒之會,七老相顧既醉且歡,靜而思之,此會世所稀有。因成七言六韻詩以記之,傳好事者》:
七人五百七十歲,拖紫紆朱垂白須。
囊里無金莫嗟嘆,樽中有酒且歡娛。
詩吟兩句神還壯,酒飲三杯氣且麄。
嵬峩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孫扶。
天年高邁二疏傳,人數(shù)多于四皓圖。
除卻三山五天竺,人間此會更應(yīng)無。
七個人中,五位80高齡以上,白居易和張渾74,合計571歲。拖紫紆朱垂白須,幾位老人都地位顯貴。秘書監(jiān)狄兼謨、河南尹盧貞當(dāng)時還不到七十歲,所以沒有寫入詩中。
二疏,指漢朝疏廣與侄子疏受,四皓,指漢初輔佐太子的商山四皓:東園公﹑甪里先生 ﹑綺里季﹑夏黃公。
這是一首七言六韻的排律,中間4聯(lián)對仗。只是記錄而已,乏善可陳。
王安石變法時期,宰相富弼與其政見相左。于是回到老家洛陽賦閑養(yǎng)病。富弼召集當(dāng)時文彥博、司馬光等人,用白居易"九老會"形式,置酒賦詩相樂,謂之"洛陽耆英會" 。席間不少詩人作詩記錄此事。
方回選錄的是文彥博這首詩:
九老舊賢形繪事,元豐今勝會昌春。
垂肩素發(fā)皆時彥,揮塵清談盡席珍。
染翰不停詩思健,飛觴無算酒行頻。
蘭亭雅集夸修褉,洛社英游賞序賓。
自愧空疏陪幾杖,更容欵密奉簪紳。
當(dāng)筵尚齒尤多幸,十二人中第二人。
當(dāng)時的韓國公富弼79歲,字彥國。潞國公文彥博77歲,字寬夫。席汝言77歲,字君從。王尚恭76歲,字安之。趙丙75歲,字南正。劉幾75歲,字伯壽。馮行已75歲,字肅之。楚建中73歲,字正叔。張問70歲,字昌言。王拱辰71歲,字君貺。王謹(jǐn)言72歲,不字疑。張燾70歲,字景元。司馬光64歲,字君實。
司馬光曾在 《洛陽耆英會序》中記載:
“昔白樂天在洛與高年者八人游,時人慕之,為九老圖傳於世。 .....元豐中, 文潞公留守西都 , 韓國富公納政在里第;自餘士大夫以老自逸於 洛 者,於時為多。 潞公謂韓公 曰:‘凡所謂慕於樂天 者,以其志趣高逸也,奚必數(shù)與地之襲焉。’一旦悉集士大夫老而賢者於 韓公之第,置酒相樂,賓主凡十有一人,既而圖形妙覺僧舍,時人謂之‘洛陽耆英會’.
前幾天看電視劇《唐朝詭事錄》,有《石橋圖》一案,記載了南州幾位名士雅集故事。劇中有一個商人千方百計想加入其中而不得,可見這種名士的雅集對時人影響非常大。能夠參與,被畫入圖里,寫入詩中,是一種極大的榮譽。
方回在這一卷中,收錄了陸游4首七律,分別是《枕上作》《枕上作》《八十三吟》《戲遣老懷》,分別記錄了七十到八十多歲時的感懷。《八十三吟》詩云:
石帆山下白頭人,八十三回見早春。
自愛安閑忘寂寞,天將強健報清貧。
枯桐已爨寧求識,敝帚當(dāng)捐卻自珍。
桑苧家風(fēng)君莫笑,他年猶得作茶神。
嘉泰三年(1203年)五月,陸游致仕后回到山陰(今紹興)養(yǎng)老,后來在家鄉(xiāng)終老。首聯(lián)說明了陸游居住的地方,石帆山位于今天紹興會稽山旅游度假區(qū)內(nèi),這首詩作于1207年陸游生日。
頷聯(lián)說自己安于田園生活并不覺得寂寞,生活清貧不過身體依然很好。因此頸聯(lián)有“敝帚當(dāng)捐”之語。
年老如同已爨(cuàn燒火)之枯桐,不再企求朝廷的賞識。又如同破舊的掃帚應(yīng)當(dāng)獻出自己卻當(dāng)作寶貝。
尾聯(lián)說自己喜歡研究茶葉的家風(fēng),大家不要笑話,所不定自己以后也會成為茶神一樣的人物。陸游曾經(jīng)寫有300余首茶詩,詩中自比陸羽,自稱是"江南老桑苧"。
《瀛奎律髓》第九卷老壽類中,收錄八首七言詩,白居易記錄香山九老聚會一首,文彥博記錄洛陽耆英會一首,另外兩首是歐陽修、杜衍二人記錄“睢陽五老會"。
只有陸游的4首是自述感懷,在這個題材方回對陸游有所偏愛。
結(jié)束語,依照慣例作七律一首,《讀陸游八十三吟有感老父亦年過八十》:
憶曾少小出滄州,一入軍營三十秋。
但祖岐黃擅療病,何求衛(wèi)霍覓封侯。
中年解甲回春手,晚歲吟詩漸白頭。
今日耄齡身自健,登山臨水不知愁。
@老街味道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