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防海島學游泳
趙 術(shù) 經(jīng)
我1961年當兵的時候,臺海兩岸的軍事對抗日趨緊張。我們的軍事訓練要求高,實施嚴,“練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便是我們的訓練口號。由于駐扎在海島,四面為水包圍,學會游泳是軍事訓練的重要課目,記得當時的訓練計劃中還有“武裝泅渡”一項。
我們所在的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山東省大欽島邊防派出所,是個不足10人的武裝單位。到了夏天,全體干警就到東村東海岸進行游泳訓練。東村東海岸上是清一色的鵝卵石,十分美觀潔凈,海邊坡度很大,往海里走不到10步即可沒過頭頂,海水清澈透明,淺灘底部一覽無余,是個訓練游泳的好地方。為了防止溺水,岸邊設(shè)有觀察哨。
游泳訓練從蛙泳開始,先臥在海邊,身子浸在水中,雙手撐岸,練習雙足內(nèi)收外蹬動作;進而在齊腰的水里,一人扶住另一人的腰部,訓練手足動作配合。雖然臨近盛夏,天氣炎熱,但海水卻仍然很涼,浸在水中沒多久,個個便都嘴唇發(fā)紫,上牙磕著下牙直打哆嗦,渾身起滿雞皮疙瘩。聽到指揮員一聲“休息!”令下,我們便紛紛沖上岸來,迫不及待地趴在岸邊的鵝卵石上。說來有趣,海水雖是涼的,岸上的鵝卵石卻被太陽炙烤得發(fā)燙,岸上水下可謂冰火兩重天,趴在熱乎乎的鵝卵石上,太陽曬著后背,鵝卵石烙著胸腹,十分的舒服,待一會兒再翻個個兒,三翻兩翻,凍紫的嘴唇便紅潤起來了,然后背著一圈一圈的紅色烙印繼續(xù)下海游泳。
游泳中,耳朵進水、嗆幾口海水都是習以為常的事兒,尤其是初學者。耳朵進水也無需慌,有經(jīng)驗的老兵會教我們,上岸之后揪著耳朵歪著頭,哪一側(cè)的耳朵進水,就用哪一側(cè)的腿單跳,往往會很奏效。倒是嗆了海水之后,輕了就咳一咳,吐一吐,若是嗆得重了,咳幾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能安慰自己,反正也吞下去了,權(quán)當享受海水的鮮味兒了,那咸澀的味道真的是能在口中回味上好幾天。
海邊玩耍很是容易“上色”,別說我們成日里在水里曬著,岸上烤著,幾天之后,渾身上下便都被太陽鍍成了古銅色。至秋風涼時,雖然武裝泅渡未再學習,但戰(zhàn)友們大都掌握了游泳要領(lǐng),摘掉了旱鴨子的帽子。而我,不但學會了蛙泳,還掌握了自由泳和仰泳技能,因為在水里一個姿勢時間長了,難免累得慌,換個姿勢,仰臥在大海的懷抱,望著藍天白云,看著海鷗展翅,時不時地蹬一腳,疲勞很快得到緩解,十分愜意。這期間,我還學得半拉潛水,潛不了多深,只兩米左右。有時趕海,潛入海底看海草飄動,魚兒漫游,?谝粡堃缓,螃蟹立起雙鉗向你示威,鮑魚靜臥礁石……真的是好美!而且偶爾還有收獲,有一次我竟逮到一只巴掌大的鮑魚,當日就被我們打了牙祭。
漁民幾乎沒有不會水的,這是他們的基本生存技能;軍人常駐海
島,會水也是打仗必備的技能。學了這個本領(lǐng),保不準什么時候就用
上了。1964年秋初的一個星期天,我到海邊散步,在東村東海岸南
頭,只見一條小船孤零零停在水上,好奇心讓我過去一探究竟。走近
一看,原來是一條拉貨的船,不知什么原因,貨掉在了海里,他們正
在潛水打撈。見狀,我脫下衣服上前加入打撈的隊伍,那天風平浪
靜,散落海底的鞋子清晰可見,水深不足兩米,正好在我的“勢力范圍”
以內(nèi)。我深吸一口氣,腳一蹬,頭向下一拱,扒兩把就到海底
了,抓住幾只鞋子,劃轉(zhuǎn)身來,憋足勁兒雙腳用力一蹬海底,“呼”地
就鉆到海面。這樣反復(fù)了不知多少次,累了就抓住船幫休息一下,或
者采取仰泳躺在水面上,調(diào)勻呼吸,再鉆入海底,直至落水貨物全部
撈完。此事后來不知怎的讓我們的領(lǐng)導(dǎo)知道了,給我評了個“學雷鋒模
范”還到當時的煙臺公安邊防支隊參加大會并發(fā)了言。
原本軍人學游泳便是為了保家衛(wèi)國,為民服務(wù),這次我的游泳技能可
算是用在點子上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