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筆:錢松喦先生的獨門絕技!

聊新金陵畫派,錢松喦先生絕對是繞不開的大師,尤其是他畫松樹的本事,真能算“一絕”。咱們看有些人畫松,可能就追求個樹形好看,可錢先生不一樣,他特別在“筆法”上較真,還尤其偏愛用“顫筆”,就這么個筆法,讓他的畫透著股古樸穩(wěn)重的勁兒,看著厚重卻不發(fā)悶,反倒越品越沉著,看過一次就很難忘。


先說說這“顫筆”到底是咋回事。不是說手抖著畫,而是下筆的時候,手腕帶著點細微的顫動,讓線條不是一條光溜溜的直線。比如他畫松樹干,用顫筆一筆筆勾過去,線條不會像尺子畫的那樣硬邦邦,反倒像老松樹身上的紋路,帶著歲月磨出來的粗糙感,看著就特別扎實。就跟咱們摸真松樹的皮似的,不是光滑的,是帶著凹凸的質(zhì)感,錢先生的顫筆,就把這份“實在勁兒”畫出來了,所以他的松樹看著就像在土里扎了幾十年的老松,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不會飄。


而且他畫畫還特講究“中鋒”,這和顫筆配在一起,效果更絕。中鋒就是筆鋒始終在線條中間走,墨能順著筆鋒均勻滲進紙里,所以他每一筆都透著“飽”——墨色不淡不薄,看著就有分量。比如畫松枝,中鋒加顫筆,枝不是軟趴趴的,是帶著勁兒的,哪怕畫細枝,也能看出蒼勁的感覺,不像有些畫里的枝,看著一折就斷。


更厲害的是,他還能把筆法里的提、頓、輕、重、疾、徐,都揉進顫筆里。該提的時候,筆輕輕往上抬一點,線條就細些,像松枝末梢的小分叉;該頓的時候,稍微按重一點,線條就粗些,像枝分叉的地方;有時候走筆快一點,顫得輕,線條就顯得靈動;慢一點,顫得細,線條就更沉穩(wěn)。就跟咱們說話似的,該輕的時候輕,該重的時候重,聽著才舒服,錢先生的筆就跟“會說話”似的,把松樹的勁兒、松樹的神態(tài),都通過這些細微的變化畫出來了。


所以看他的松樹,不只是看一棵植物,更像看一個有脾氣、有風(fēng)骨的老伙計——古樸、穩(wěn)重,還透著股不服老的勁兒。也難怪大家都說他畫松是一絕,這可不是光靠技巧,是把對松樹的理解、對筆墨的琢磨,都揉進每一筆顫、每一次提頓里了,看著震撼,記著也深刻。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