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慶和新詩集《我的家鄉(xiāng)盛產鉆石》出版,東大詩人群落緣何星光熠熠 揚子晚報 2025-04-07 18:25 從樸素日常中汲取詩意 朱慶和這兩年出了兩本詩集,在圈內圈外都受到極大好評:一本出版于2023年,《橘樹的榮耀》,豆瓣評分9.3;一本是今年出版的《我的家鄉(xiāng)盛產鉆石》,豆瓣評分高達9.6。 朱慶
-
《道德經》六言,悟一句,醒半生 大道知行 2025-04-07 08:30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 有人說,《道德經》一書,雖短短幾千字,卻將世間看得透徹,將天道講得通明。 縱觀歷史,探求“道”者不計其數(shù),可如老子一般,看得通透,活得自在之人,卻寥寥無幾。
-
王陽明:人生五度,你有幾度? 大道知行 2025-04-07 08:40 跟王陽明學做人做事,首先要守好五個“度”,方能把握好人生大方向,這就是: 胸懷有寬度,辦事有力度,讀書有厚度,眼界有高度,說話要適度。 01 胸懷有寬度 佛家喜歡論“境界”,按照儒家的說法叫“胸次”。 王陽明講,做人應
-
原創(chuàng) 不談演義,只談正史,正史里劉璋的實力有多強? 李信辛 2025-04-06 09:30 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軍閥互相攻伐,我們看演義,往往會覺得袁紹、曹操、呂布、袁術、劉表這些軍閥實力強悍,其實我們忽略了另一個實力堪比前幾位的軍閥,那就是劉璋,看似“暗弱昏庸”的背后,劉璋并非那么無能,
-
3句經典,說透人生 大道知行 2025-04-06 08:35 詩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簡簡單單一句話,便將世間人、世間事,看得透徹。 生而為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數(shù)不清的壓力和疲憊。 但我們也不能讓心情生病,不要讓生活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懂得擺正好自己的心態(tài),
-
原創(chuàng) 什么是“五福”?看看你究竟占了幾福? 高等教育文摘 2025-04-07 04:02 #百度帶貨春令營# 五福溯源 《尚書·洪范》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這22字,構筑了華夏文明最古老的幸福觀。老子說“知足者富”,莊子言“至樂無樂”,而周公用“五福
-
原創(chuàng) 孫悟空的原型竟出自《山海經》?老家花果山,后被大禹壓在山底下 錢宇豪 2025-04-04 11:30 近代文學史上,有關孫悟空的原型爭論,分別由胡適和魯迅所提及,此二人皆是民國名人,而且所說之法也都是有章可循。 胡適提出孫悟空的原型應該源于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 拜必勝
-
顧村言|書跡心跡——關于劉海粟與蘇東坡 澎湃新聞 2025-04-05 00:11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宋代蘇東坡寫于黃州《赤壁賦》的這一名句,以其巨大的時空穿越感與蒼茫悠遠,千百年來不知感染影響了多少中國文人,以至于一百多年前,一位十多歲的少年從東坡辭世之地的常州負笈來滬后,竟從
-
揚州八怪,以何為怪? 評文論詞 2025-04-04 14:34 金農作品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于揚州地區(qū)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或稱揚州畫派。在中國畫史上說法不一,較為公認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八人。 一、鄭燮(xie四聲)——怪在傳奇 鄭板橋行
-
原創(chuàng) 姜子牙,伍子胥,關羽,岳飛,誰才是真正的武圣?康熙給出過答案 煙花談歷史 2025-04-04 11:30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中,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脫穎而出,成為歷朝歷代的正統(tǒng)學術。而孔子也被尊為圣人。但是有文就有武,有文圣就一定有武圣,可是歷史上選擇武圣的過程是十分漫長的。歷史的長河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