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相對于這幾年來說,是個嶄新的開始。幾年的疫情下來,我們普通人的口袋都癟下去了。
如今節(jié)奏快壓力大,好多的老傳統(tǒng)被我們這代人慢慢給遺忘了。聽說今年走親戚啊,也是花樣百出,一天能走10多家,到親戚家,車不滅火,東西一放一走。
還有些年輕人,更厲害,根本不用人去,“跑腳”都用上了。
今天就是初七,那么初八有什么習俗呢,我給大家來說一說,咱們尊重老傳統(tǒng),把生活越過越好,日子越來越旺,別把老輩人傳下來的東西,到我們這代斷層了。
1不扔:據(jù)說,中國民間稱正月初八為“谷日”,即谷子的生日,會在這天不吃谷子的熟物,也蘊含了自古以來我們重視農(nóng)業(yè)、珍惜糧食的思想,更不能扔掉、即浪費糧食。
1不看:古
時候認為,這天舉辦紅喜事與發(fā)財相沖,會壓制后輩運勢,如果在路上遇到紅喜事,也是盡量避開不看。
4要做:正月初八也稱為“順星節(jié)”,這天可以預知一年的氣運。不少地方有養(yǎng)谷、觀谷、占谷、開業(yè)的做法習俗。眾所周知,“八”與“發(fā)”諧音,在這天宜開業(yè),寓意八八大發(fā),生意興隆。
吃3樣:
正月初八在吃上也頗有講究,俗話說:
“初八吃3樣,人旺財也旺”
。這3樣有什么講究?來看看。
第一樣:五谷飯
正月初八為“谷日”,這天宜吃谷飯,告誡我們要珍惜朗詩,新年才能福氣滿滿,風調(diào)雨順。
推薦食譜:【八寶飯】
早期的八寶飯是將蒸熟的糯米飯拌上糖和豬油,放點蓮子、紅棗、金橘脯、桂圓肉、制作而成,八寶飯還有團圓吉祥的象征。
1.抓兩小碗糯米,先浸泡,一般要泡30分鐘,泡好以后撈出來。
2.準備兩個蒸碗,把泡好的紅棗和花生米擺放在碗底,再放點葡糖干,放點青豆、玉米粒。
把泡好的糯米平鋪在碗中,先放紅糖后加水,水的高度高過糯米一點就行了。
3.鍋中水燒開以后,把糯米放入鍋中開中火蒸40分鐘,時間到,把糯米取出倒扣在盤子里,這個時候別急著吃,還有最后一步。
4.鍋內(nèi)熬點紅糖水,紅糖化開以后,勾點水淀粉,把湯汁熬成濃稠狀,淋入少許明油提亮色澤,攪拌均勻以后起鍋,把糖汁均勻澆在糯米上,不但看著好看,吃著也軟糯可口。
第二樣:生菜
生菜與“生財”諧音,在初八這天吃生菜,算是討個彩頭,日子越過越順溜。
推薦食譜:【蠔油生菜】
1.把生菜葉一片一片撕下洗凈,切點蒜末用來出味。
2.咱把生菜焯一下水,鍋內(nèi)燒水的時候放點食鹽和植物油,食鹽能入底味、還能讓生菜更加翠綠。
植物油能在生菜葉表面形成油膜,保持翠綠的顏色。
看見水一燒開,趕緊地把生菜倒進去快速焯一水,別等塌架了,吃著不脆嫩。生菜朝著一方向擺放在盤中。
3.起鍋燒油,調(diào)制料汁,油熱后倒入蒜末,翻炒出蒜香,從鍋邊淋入少許清水、放蠔油、鹽、生抽,再淋入少許水淀粉,增加湯汁濃度,攪拌化開調(diào)料,加入幾滴香油提亮顏色,攪拌均勻后起鍋。
把調(diào)好的料汁往生菜上面一淋,這道生菜,初八這天一定別忘吃,給咱們生財取個好彩頭。
第三樣:吃元宵
不要以為只有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才能吃元宵,初八是順星節(jié),順星節(jié)的最大習俗也是吃元宵。寓意著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團團圓圓。
1.做湯圓皮,湯圓皮要用開水燙糯米粉,這樣做出來不開裂,還圓潤,必須用開水燙面。
燙好以后要趁熱揉成團餳上半個小時。
2.做湯花生圓餡
把花生倒入鍋中炒熟,全程小火炒,把花生米炒到一捏就掉皮的程度就可以了倒出來。晾涼以后,把表面的紅衣搓掉,把花生米倒入料理機中,加入適量的白糖。
根據(jù)自己的口感,喜歡甜一點的,就多放點糖打成花生餡。餡料盡量打細膩一些,這樣做出來的湯圓,更容易形成流心,打好以后倒出來。
3.準備一個托盤,撒入糯米粉,防止粘連。把花生餡團成5克左右的小球,放在里面。
4.包湯圓
面餳好了,案板上撒上糯米粉,把面團取出來,不用搓,直接壓扁。用干凈的細布蓋住,防止受風變干。
揪下一小塊糯米面,摁成面片。放入餡料,在虎口處轉動著收緊開口。千萬不要露餡。
揉成圓球就可以了。把所有的湯圓全部做好。再撒一層糯米粉,進一步防止粘連。做好的湯圓可以放冰箱冷凍起來,隨時吃隨時煮。
也許有人會說,為啥那么喜歡吃餃子,吃元宵呢,無論啥節(jié)日,這兩種美食都是不可缺的。有人是這樣解釋的,中國人比較含蓄,不張揚,更是有內(nèi)涵,我們把喜歡吃的東西放在里面,慢慢去品味。
過了初七是初八,到初八這天,也都陸續(xù)的開工了,該上班的也去上班了,新年呢也接近尾了,咱們呢,守著咱們的老傳統(tǒng),才能越過越富有,日子越來越有滋味。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