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衛(wèi)國公夫人執(zhí)意召見孔子,其目的是什么?孔子為何因此“被詬病”
孔子作為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奠基者,在我國文化發(fā)展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世人,是當之無愧的圣人。
但在孔子的一生中也有一些爭議事件,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子見南子”一事,明代思想家朱熹更是做出了“此是圣人出格事,而今莫要理會它”的評論。
那么這個南子究竟是怎樣的人,孔子只是與她見了一面怎么就成了污點呢?

孔子去見的南子是春秋時期出名的美人,是當時衛(wèi)靈公的夫人,來自于宋國。對于南子的出身史料中并沒有記載,但是從按照春秋時期諸侯婚配的規(guī)律,南子應當也是貴族出身。
南子在嫁到衛(wèi)國之后,很快就成為了衛(wèi)國政壇的關鍵人物,并且做出了很多對衛(wèi)國政局造成深遠影響的大事。

▲南子劇照
首先是在定公十三年的時候,衛(wèi)國大臣公叔戍在朝中清洗南子的黨羽,這讓南子感到十分恐懼。
她敏銳地發(fā)現(xiàn)衛(wèi)靈公對于富有的公叔戍也非常不滿,便在丈夫跟前說公叔戍的壞話,聲稱他不久之后就要謀反。
這讓衛(wèi)靈公下定決心鏟除公叔戍及其黨羽,最終公叔戍出逃到魯國,這讓衛(wèi)國的政壇產生了巨大震動。

▲春秋時期地圖
第二年衛(wèi)靈公為了南子,召見宋國美男子宋朝,并與其在洮相會,當時衛(wèi)靈公世子蒯聵正在執(zhí)行出使齊國的任務。
在他們一行人路過宋國國境的時候,宋國人朝著他們唱起了“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這首歌謠。

▲衛(wèi)莊公蒯聵劇照
這句歌詞的意思是既然母豬已經得到滿足,為什么不把公豬歸還給我們,蒯聵知道這是在諷刺南子不守婦道,與宋朝廝混,這讓他怒不可遏,決定殺死南子保全衛(wèi)國的名聲。
為此他找到了自己的心腹戲陽速,并讓他在自己回國拜見南子的時候跟在后面,等自己用眼神示意之后,就立即上前刺死南子。
后來戲陽速和蒯聵一同拜見南子,但戲陽速的內心對于要不要殺死南子產生了猶豫,蒯聵先后三次用眼神示意他都無動于衷。
但南子卻已經從蒯聵的異常舉動中察覺出了問題,他意識到蒯聵想要殺死自己,于是她立即哭著跑出了房間,找到了衛(wèi)靈公,告訴他蒯聵想要殺死自己。

▲衛(wèi)靈公與南子
衛(wèi)靈公聽說后便牽著南子的手走上了高臺,蒯聵看到后知道自己的父親就要向自己發(fā)難,無奈之下他只得逃到宋國避難。
在蒯聵出逃之后,衛(wèi)靈公在國內就沒有嫡子了,因此他在去世前想讓庶子公子郢繼承國君之位。在衛(wèi)靈公去世之后,南子找到公子郢,希望他能夠遵照衛(wèi)靈公的意愿即位。

▲年邁的衛(wèi)靈公
但公子郢卻推辭不受,表示蒯聵的兒子目前還在國內,按照禮法制度應該由他來繼位,于是南子便聽從了他的建議,扶持蒯聵的兒子輒即位,是為衛(wèi)出公。
由此可見相較于其他春秋時代的女性,南子在政治上的野心和能力都是出類拔萃的,這也是南子在當時遭受非議的原因之一,但南子在當時最有爭議的事情,還是其在私生活方面的放縱。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對于南子具體事跡的記載并不多,但以《列女傳》為主的書籍中都對男子的私生活提出了批評,認為她是不守婦道之人,這件事最重要的佐證便是衛(wèi)靈公為她召見宋朝一事。
宋朝是當時宋國有名的美男子,就連《論語》中都有“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的說法。

▲《列女傳》書影
對于宋朝的生平史料中沒有任何記載,但對于他和南子的關系卻有不少說法,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指出南子在宋國的時候和宋朝有過私情。
這種言論在當時應該也頗為流行,否則在衛(wèi)靈公召見宋朝的時候,宋國人也不會寫出那樣的歌謠嘲笑衛(wèi)國公子了。

▲蒯聵劇照
從蒯聵的反應上來看,他也是默認了這件事情,由此可以看出南子確實曾經有過私生活不檢點的問題。
但衛(wèi)靈公召見宋朝是不是為了讓南子和老相好見面,學者們提出了新的觀點,有人指出衛(wèi)靈公和南子在婚后十分恩愛。

▲彌子瑕劇照
在出行的時候兩人也違反禮法約束共乘一車,還為了妻子趕走了世子蒯聵,從兩人的感情推測,衛(wèi)靈公估計不希望看到南子與情人再次幽會。
那么衛(wèi)靈公召見宋朝的原因就比較耐人尋味了,筆者認為衛(wèi)靈公召見宋朝很有可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

▲衛(wèi)靈公畫像
因為此前衛(wèi)靈公就曾經在衛(wèi)國有過男寵彌子瑕,成語“斷袖分桃”中的“分桃”就是衛(wèi)靈公和彌子瑕之間的故事。
據(jù)說當時衛(wèi)靈公對于彌子瑕十分寵愛,一次彌子瑕的母親深夜突發(fā)身體不適,彌子瑕便矯詔使用了衛(wèi)靈公的馬車趕回家中。

▲美麗的桃園
按照律法彌子瑕理應被處以刖刑,但衛(wèi)靈公卻說彌子瑕這是為了盡孝道,最終免去了他的責罰。
之后兩人還曾一同到桃園中游玩,彌子瑕吃到了一個很甜的桃子,便將自己咬過的送給衛(wèi)靈公品嘗,衛(wèi)靈公還感慨說彌子瑕十分愛自己,甚至忘記了自己已經吃過這個桃子了。

▲南子劇照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彌子瑕的美貌不再,衛(wèi)靈公對他的態(tài)度也逐漸冷淡起來,最后在彌子瑕再次犯錯后甚至直接翻起了舊賬。
衛(wèi)靈公表示彌子瑕之前偷盜自己的車以及喂自己他吃過的桃子都是大錯,應該對彌子瑕施以更重的責罰。
在彌子瑕老去之后,筆者認為衛(wèi)靈公可能還在物色新的男寵,而宋朝作為當世知名的美男子自然引起了衛(wèi)靈公的興趣。
但他又沒有什么名頭召見宋朝,只能搬出妻子與宋朝的舊情來做文章,如果他真的是為了南子召見宋朝的話,他又何必親自趕赴洮地呢。
因此南子可能并沒有史書中記載的那么放蕩,與宋朝相會一事中,她恐怕成為了衛(wèi)靈公的擋箭牌。

以上關于南子的故事都是《左傳》中的記載,但南子最著名的故事卻是《左傳》中沒有提及的與孔子會面一事。
由于孔子一生品行端正,因此他和名聲不佳的南子見面就成了儒生心中的污點,很多人都不愿意提及此事。

▲子見南子圖
在《論語》中,還記載了子路對孔子拜見南子一事的反感,這甚至逼得孔子對天發(fā)誓,表示自己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就讓上天懲罰自己。
有人從子路的厭惡態(tài)度中猜測孔子和南子發(fā)生了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但筆者并不這么認為。

▲《論語》書影
首先南子召見孔子的時候,是明確說明自己見孔子是為了幫助他日后與衛(wèi)靈公會面,因此該場合頗為正式。
在《史記》中還記載了南子和孔子彼此行禮的細節(jié),由此可見這是一次正式的會晤。

▲《史記》書影
而子路對于孔子的反感可能來自于他對孔子動機的猜測,子路當時可能覺得孔子是希望通過與南子拉近關系來為自己謀得一官半職。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南子在衛(wèi)國不但有自己的黨羽,而且在任命國君這種大事上都有發(fā)言權,這足以看出南子的政治地位。

▲子路畫像
因此子路懷疑孔子應邀赴約是放棄了君子的操守來換取仕途發(fā)展,因此子路的態(tài)度并不能說明孔子和南子之間有任何逾矩之事發(fā)生。
既然南子和孔子之間沒有任何私情,那么弄清楚南子召見孔子的原因就是問題的關鍵了,在筆者看來,南子召見孔子的原因是他希望這位聞名天下的大圣人能夠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

▲孔子雕像
作為一名有著獨立思想和政治抱負的獨立女性,南子的行為方式和當時的女子是頗為不同的。
這種孤獨的處境難免會讓南子背負上一定的心理壓力。再加上彼時天下人對她的私生活也有頗多非議,她一定希望從孔子這里找到應對這一切的答案。

▲孔子畫像
但孔子在去到衛(wèi)國的時候是抱著在這里大展身手,實現(xiàn)政治抱負的目的的,而且孔子對于女性的了解和研究不多。
“唯小人與女子難養(yǎng)也”一句也能看出孔子對女性視角和女性思維的漠視,因此孔子顯然不能回答南子的問題,他們兩人的對話內容也就成了永久的秘密。
由此筆者認為子見南子一事并不是孔子人生中的污點,他既沒有和南子發(fā)生違背禮法之事,也沒有通過這次私人會面為自己爭取不當利益,南子可能也只是想讓孔子回答自己內心的疑惑。
但古代儒生們對于南子的過分污名化導致這件事情反而變得撲朔迷離,孔子和南子都背上了他們本不該承受的指責和質疑,這實在是令人唏噓。
參考資料: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論語》,中華書局2015年版;
《左傳》,左丘明著,中華書局2011年版。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