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毛澤東最喜歡《水滸傳》的李逵、武松、魯智深,稱愿介紹他們?nèi)朦h
毛澤東一直很喜歡讀《水滸傳》,從他13歲起,一直到他去世,前后讀了70年,堪稱研究水滸問題的專家。他曾經(jīng)這么說:“中國三部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誰不看完這三部小說,誰就不算中國人!

毛澤東最早讀《水滸傳》是在他13歲那年,在私塾上課時背著老師偷偷地讀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在當時是禁書,老師發(fā)現(xiàn)后奪去了他的書,并厲聲訓斥道:“你這是反叛,我不敢教你了,收拾你的書箱回去。”
后來毛澤東確實輟學回了家,當然輟學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家中需要勞動力,但此事也應該起到了一個催化的作用,梁山好漢那敢于反抗的性格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水滸傳》便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

等到成年以后,毛澤東目睹了當時國家積弱、人民受苦的黑暗現(xiàn)實,對《水滸傳》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在1916年中秋節(jié),已在湖南第一師范就讀的他在和同學們討論救國之道時,便說出了:“學梁山好漢。”此時他的心里已經(jīng)種上了反抗的種子。
1920年,在北京完成“驅張”請愿活動的毛澤東,在返回上海的途中,又專門去了一趟梁山,在英雄聚義的地方進行了一番憑吊。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反對攻打大城市,主張在條件成熟的農(nóng)村建立革命根據(jù)地,并說:“我要上山下湖,到山林里去跟綠林好漢交朋友!辈⒃10月27日上了井岡山,開始和綠林首領袁文才、王佐交朋友,最終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這也可以說是受到了梁山好漢的影響。

甚至在長征時期,毛澤東也想著要讀《水滸傳》,當時在行軍途中找不到書,他便對警衛(wèi)員說:“你去給我找部《水滸》來。”但警衛(wèi)員沒讀過書,聽成了“水壺”,就真的給他找了個水壺,毛澤東見狀哈哈大笑,告訴警衛(wèi)員革命也得加強學習,不能鬧笑話!
后來紅軍渡過湘江進行休整時,總部要求每個人必須輕裝,不用的東西全部丟掉。毛澤東把飯鍋、牙刷、牙粉等生活物資全部丟掉了,坐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看《水滸傳》,一旁的王稼祥問他:“怎么你的行李里沒見到馬列的書。俊泵珴蓶|回答:“馬列的書我早就丟掉了,我知道你肯定不會丟,到時候找你借來看看就行了,《水滸》這些寶貝我上哪借去?”
毛澤東也曾直言不諱地用“逼上梁山”這句話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1945年9月,他在重慶談判期間,曾會見過陳立夫時說:“我們上山打游擊,是國民黨剿共逼出來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孫悟空大鬧天宮,玉皇大帝封他為弼馬溫,孫悟空不服氣,自己鑒定是齊天大圣?墒悄銈儏s連弼馬溫也不給我們做,我們只好扛槍上山了!边@番話以古寓今,風趣橫溢,卻又切中時弊,針砭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法西斯獨裁統(tǒng)治
《水滸傳》有70回、100回和120回3個版本,毛澤東最喜歡讀70回本的,因為后兩個版本都講了宋江帶領梁山被招安而且去打方臘的情節(jié),他認為這是一種投降主義的傾向,這種投降主義是應該批判的。

所以可以看出,毛澤東對于宋江的評價是不高的,他曾經(jīng)說過:“《水滸傳》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那么毛澤東最喜歡的梁山好漢是誰呢?從他用自己喜歡的梁山好漢稱贊身邊的同志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長征途中,他聽說紅九軍副軍長許世友武藝高強,便夸他“都趕上景陽岡那個打虎英雄武松了”;八路軍115師政委聶榮臻開辟晉察冀邊區(qū)后,便稱贊他是“新的魯智深”;建國后,他又稱李達是哲學界的“黑旋風李逵”。
由此可以看出毛澤東特別喜歡武松、魯智深、李逵這三個梁山好漢。
后來在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上,毛澤東還專門開玩笑說:“李逵是我們路線的人,李逵、武松、魯智深,這3個人我看可進共產(chǎn)黨,沒人推薦,我來介紹!”

作為一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僅一部《水滸傳》就能讀得如此透徹,如此嚴謹和科學的治學態(tài)度確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