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潮客@窯變
編者按:“兩塊磚墨訊”是作家莫言、書法家王振的藝術自媒體賬號,同步在潮新聞app開設了潮鳴號專欄。莫言為該專欄取名為“窯變”,借磚或瓷器在煅燒過程中會發(fā)生的神奇變化,來喻指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靈感與想像力的作用下優(yōu)秀藝術作品的產(chǎn)生。
繼上期惠州西湖之后,本期窯變,莫言和王振帶我們來到惠州葉亞來故居。
葉亞來是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開拓功臣。他出生于道光年間惠州的一個貧民家庭,17歲隨同鄉(xiāng)到南陽謀生,后成為吉隆坡華僑領袖。在他的治理下,吉隆坡治安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光緒皇帝賜誥封“例授中憲大夫葉茂蘭敕贈三代”。吉隆坡有“葉亞來街”及他的塑像。
莫言 王振在廣東惠州葉亞來故居 攝影 陳悅成
葉亞來發(fā)跡后不忘桑梓,不斷捐銀擴建家鄉(xiāng)的挺秀書院。1884年,47歲的葉亞來想衣錦還鄉(xiāng),因病未能成行,他將錢款匯回家鄉(xiāng)興建碧滟樓。1885年4月,葉亞來病逝。
在碧滟樓,莫言寫下一幅字:
釋文:
中原一脈,南海千支
乙巳五月,參觀惠州碧滟樓。莫言
(相傳惠州葉姓家族來自河南南陽,“中原”即指此!澳虾!眲t說葉亞來下南洋,在吉隆坡成就事業(yè),開枝散葉。這八個字展現(xiàn)了一個家族從中原到嶺南,再到東南亞的歷史,象征著中華文化的根系之深廣。)
莫言在廣東惠州葉亞來故居,撫摸百年石碑。攝影 王振
參觀完碧滟樓,有感于葉氏家族的歷史,莫言寫了兩首詩:
釋文:
斗膽古稀觀惠州,
泮池水北葉公樓。
中原文脈客家語,
南海豐功番地侯。
椰雨蕉風新物象,
詩書翰墨老鄉(xiāng)愁。
百年歲月槐安夢,
無限情懷歸國舟。
乙巳五月,參觀碧滟樓得句并書。莫言
莫言在廣東惠州葉亞來故居 攝影 王振
釋文:
扁舟沖巨浪,
豪放葉公來。
百戰(zhàn)開新域,
千人奪首魁。
寬仁消舊怨,
慷慨散余財。
北祭家山日,
涕零舉三杯。
乙巳五月初,參觀惠州葉亞來故居碧滟樓得句。歸京后,錄于包裝紙上。七十叟 莫言
莫言攝
王振也寫了一首新詩《未寄出的平仄》:
釋文:
端午的艾草還懸在門楣
墨香浸透嶺南潮濕的蟬鳴
他攤開掌心,
掌紋里游動著兩條河
南陽的水紋疊著南洋的浪花
姓氏在季風里生根,
在洋流中吐出新綠
我沉默著數(shù)陶罐上扭曲的裂縫
每道裂痕都藏著遷徙者的體溫
直到暮色漫過長方形天井
我把未完成的對仗
疊進返程的行囊
此刻,
一些陌生人正站在
另一片土地上
仰望相同的月亮
所有未寄出的平仄
突然在風中舒展成
千萬片起舞的葉子
乙巳端午,陪莫言老師在廣東惠州參觀葉亞來故居,有感以記之。王振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惠州之行結束后,由惠州日報社、惠州市廣播電視臺主辦,惠州市文聯(lián)、惠州市詩詞楹聯(lián)學會承辦了“獎金10萬!莫言游惠州,喊你對下聯(lián)”活動。
莫言有感而得了一句上聯(lián):“從南陽到南洋,根深葉茂;”向天下朋友敬求下聯(lián)。
莫言在廣東惠州葉亞來故居拍下這些照片
上期窯變留下了小問題:蘇東坡在莫言的家鄉(xiāng)密州任地方官,寫下過哪些著名的詩文?
據(jù)孔凡禮《三蘇年譜》,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蘇東坡熙寧七年年底從杭州到密州,熙寧八年寫了《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贰督亲印っ苤莩霁C》,熙寧九年寫了《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名作。
那么本期的問題是:以葉亞來為代表,馬來西亞有不少華人群體,馬來西亞華文文學誕生了不少好作家,比如去年獲郁達夫小說獎的黎紫書。那么,你知道被稱為“馬華莫言”的作家是誰嗎?
“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評論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