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渤海藏真帖》中的禇遂良和陸柬之書法作品,我有感而發(fā),還寫了另一篇關于古代怎么復制書法法帖和真跡的文章。本文主要是”宋四家“中蔡襄和蘇軾作品集。
《渤海藏真帖》雖然規(guī)模相對要小,但是了解書法刻帖的工序的人就知道,即使這樣小規(guī)模的法帖,在古代也是難度比較大的工程,費時費工費錢。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這些刻法帖的人,他們把書法真跡用另一種方式延續(xù)了生命,對于人類文化的貢獻是不能抹殺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心存感激,正是他們付出的才讓我們今天能有幸看到古代書法名家們作品。
《渤海藏真帖》主要收錄內(nèi)容:
《渤海藏真帖》這部法帖是收錄了從唐代到元代十大書法名家的書法作品,雖然規(guī)模較小,但是重在選擇的都是很有每個朝代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名家。
比如鐘紹京的《靈飛經(jīng)》,據(jù)史料記載,這個是收錄《靈飛經(jīng)》是比較全的。其他書法名家分別有唐代禇遂良、陸柬之書法作品,這兩者的書法成就和書法史上的地位自然不用質(zhì)疑的。
宋代則收錄了“宋四家”的蘇軾、米芾和蔡襄三位作品,即使飽受爭議的蔡京也收錄了其作品。
蔡襄擅長正楷、行書和草書。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蔡襄的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shù)蘇軾、歐陽修。
蘇軾長于行書、楷書,筆法肉豐骨勁,跌宕自然,給人以大海風濤之氣、古槎怪石之形的藝術美感。而且其講究隨意而為,講究寫意,用書法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感情,后世評價很高的人很多,也有對其書法名家的質(zhì)疑名不符實,那只是評判角度不同罷了,但是個人感覺他的書法講究寫意,率性而為,這種書法風格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形成的,也需要勤學苦練方能成大器。否則完全率性而為,隨意而為就是書法了,那是偽書法和丑書大師的狡辨。
米芾性格怪異,舉止顛狂,其書法水平比較高也是被認可的。但正因為有一定才華也讓他顯得比較狂妄,對前人多有譏貶,然決不因襲古人語,為歷代書家所重,但過頭話也不少,誚顏柳、貶旭素,苛刻求疵。實際他的這種毛病歷代都有,也就是“文人相輕”的毛病在他身上體現(xiàn)的比較明顯,當然我們也可以解讀為“真實不做作”,但也可解讀為“太尖酸刻薄,太自大狂妄”。不過他所著書論比較多:著有《書史》、《海岳名言》、《寶章待訪錄》、《評字帖》等。
《渤海藏真帖》我個人認為,難能可貴的是,雖不是名家編著,但是編著卻是收錄更有特色,有些書法真跡是其它書法法帖的有益補充。而且其在書法史上稱為明代著名法帖,自然是其有獨到之處,比如小楷、楷書、行書、草書都選擇了書法名家做為代表出現(xiàn)在法帖中。它能在明代大量民間私刻法帖中脫穎而出,并為書法界所認可,證明法帖收錄的名家之作,是被認可的。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