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走龍蛇,行云流水,這幅行書,既有書法理論,又有超美書法
中華傳承數(shù)千年,書家眾多,作品如浩瀚星空,數(shù)不勝數(shù),僅目前流傳下來的就不可勝計。眾多作品中,總有那么一幅作品,戳中您的審美神經(jīng)。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幅成親王的行書作品《書論三則》拓本,分別為“結(jié)字管見”、“用筆膚說”、“書勢約指”,內(nèi)容為成親王關(guān)于結(jié)字、用筆、筆勢的見解,可謂書文俱佳,非常棒的一幅作品。

推薦兩本這幅作品的字帖,一本復制品,可以裝飾或臨習,一本近距離臨摹字卡,便于對臨,喜歡這幅作品的書友可以看看。
成親王,字鏡泉,號少廠、詒晉齋主人,是清高宗弘歷(乾。┑牡谑蛔,嘉慶皇帝異母兄。啟功大師認為,清代的書法四大家翁方綱、劉墉、成親王永瑆和鐵保,成親王永瑆應當排在首位。其酷愛書法,每日沉浸在筆墨之間,刻苦臨摹,不斷鉆研。從館閣體和歐陽詢起步,他吸納了董其昌、趙子昂筆法的蕭散妍美,又融合了歐陽詢的嚴謹端肅。不僅如此,他還廣泛臨摹二王、褚遂良、蘇軾等人的書跡,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終成大器。

首先,用筆精妙!坝霉P膚說”文中提到“用者轉(zhuǎn)折順逆留縱之之謂也”,中間的“轉(zhuǎn)折順逆留縱”6字在拓本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首先在轉(zhuǎn)折處,沒有生硬地頓筆轉(zhuǎn)向,而是以一種流暢自然的方式過渡,看似隨意,實則暗合古法,筆鋒輕輕一轉(zhuǎn),便帶出了下一筆的氣勢,毫無拖沓之感,優(yōu)雅而靈動。

再看順逆之法,永瑆巧妙地運用筆鋒的走向,讓筆畫充滿變化。在寫橫畫時,起筆處有時會逆勢而入,積蓄力量,然后順勢而行,線條沉穩(wěn)而有力,收筆時又恰到好處,或輕提,或頓筆,高低錯落,節(jié)奏感十足。通過對順逆筆法的精準把控,讓筆畫或剛勁,或柔和,相互映襯,共同構(gòu)成整幅作品的獨特韻味。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