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少林新方丈印樂法師的字,水平一流,網友:沒有一絲塵俗氣!
最近的互聯網上,大家都在熱議少林寺的換了新方丈這件事,印樂大師臨危受命,開始管理這座飽受爭議的古剎。釋印樂,俗名尹清全,1966年7月出生于河南桐柏,1982年在桐柏山象鼻子禮海勃法師剃度出家。他先后在南京棲霞寺僧伽培訓班、中國佛學院學習。

畢業(yè)后,印樂被分配到河南佛協工作,2003年10月,他被派往洛陽白馬寺工作,2005年11月1日升為方丈,結束了白馬寺長達八年的方丈缺位,并且一當就是20年,直到2025年7月29日,經少林寺兩序大眾民主評議贊成,禮請印樂法師任新住持。

相比于前任住持,印樂要更加“接地氣”,據當地民眾和游客介紹,他經常開著拖拉機親自收割莊稼,有需要幫助的農戶他也會伸出援手,在洛陽德高望重。同時,印樂在佛學、書法上的成就也很高,他精研各部典籍,閑暇之余臨摹古人書法,尤其喜愛弘一法師的字。
如果我們對比釋永信和印樂的字,就能直觀感受到“業(yè)余”與“專業(yè)”的不同。印樂的書法以條屏、書信為主,稚拙樸實,不炫技也不做作,用網友的話說就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塵俗之氣”。

從筆法上看,印樂法師的書法以楷書、行書最為常見,其楷書筆法扎實穩(wěn)健,每一筆畫都盡顯功力。橫畫起筆藏鋒,入筆沉穩(wěn),行筆過程中力度均勻,筆畫質感剛柔兼用,豎畫挺拔剛勁,垂直而下,好似蒼松屹立,筆畫收筆時干凈利落,絕不拖泥帶水。
在行書創(chuàng)作中,筆鋒轉換靈動自然,筆畫間的牽絲映帶巧妙且流暢,使字與字之間氣息相連,展現出書寫時一氣呵成的暢快,也體現出其內心的沉穩(wěn)與內斂,不為外界紛擾所動。

結字方面,印樂法師的書法呈現出方正大氣的特點。單字結構嚴謹規(guī)整,重心平穩(wěn)。比例協調,各部分位置安排恰當,既相互呼應又獨立成勢,整體給人一種端莊肅穆之感。字與字之間的布局行列整齊,字距與行距把握得當,無論是豎排書寫還是橫排書寫,都能體現出一種秩序感。

這種結字方式并非刻板的整齊劃一,而是在規(guī)整中蘊含著變化,字的大小、筆畫的粗細會根據整體布局進行微調,使整幅作品既莊重又富有生氣。印樂法師的書法,并非簡單的筆墨呈現,而是蘊含著深厚的修行感悟。他曾言寫字也是修行,能讓人靜下心來。
與少林寺過往被過度商業(yè)化不同,印樂法師希望將少林寺拉回修行正軌,其書法風格也如他的理念一般,不追求花哨,沒有絲毫浮躁之氣,而是透著一股實實在在的踏實勁。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