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名家畫竹,見風骨!
1.鄭板橋·竹
鄭板橋(原名鄭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朝學者、書畫家、“揚州八怪”代表人物。
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至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鄭板橋集》等。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墨竹

鄭板橋·墨竹

鄭板橋·墨竹

鄭板橋·墨竹

鄭板橋·墨竹

鄭板橋·墨竹
2.董壽平·竹
董壽平(1904-1997),原名揆,字諧柏,后改名壽平[1],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杜戍村人,當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全國第五、六屆政協(xié)委員。董壽平早年畢業(yè)于天津南開大學和北京東方大學,以畫松、竹、梅、蘭著稱,晚年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歷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顧問、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榮寶齋顧問、全國政協(xié)書畫室主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山西省文物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理事、中日友協(xié)理事、北京對外友協(xié)副會長等職,曾獲得 “富士美術(shù)獎章”,主要書畫作品有《黃山云!、《人字瀑》、《大渡河》、《雨后黃山》等。
董壽平善畫梅竹,朱砂紅梅堪稱絕技;寫竹時筆墨簡練,堅挺軒昂,構(gòu)圖空靈,以書法為之,渾厚古樸。

董壽平 墨竹

董壽平 墨竹

董壽平 墨竹

董壽平 墨竹

董壽平 墨竹

董壽平 墨竹
3.吳湖帆·竹
吳湖帆,江蘇蘇州人,為吳大澄嗣孫(1894年農(nóng)歷七月初二—1968年8月11日)。初名翼燕,字遹駿,后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丑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與吳待秋、吳子深、馮超然并稱為“三吳一馮”。
建國后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畫師,上海大學美術(shù)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收藏宏富,善鑒別、填詞。山水從“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沖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靈秀、縝麗清逸的復合畫風獨樹一幟,尤以熔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于一爐并多煙云者最具代表性。并工寫竹、蘭、荷花。

吳湖帆 竹

吳湖帆 竹

吳湖帆 竹

吳湖帆 竹

吳湖帆 竹

吳湖帆 竹

吳湖帆 竹
4.柳子谷·竹
柳子谷(1901年12月7日—1986年),名習斌,號懷玉山人,堂號雙翔閣,江西玉山人。著名國畫家,與徐悲鴻、張書旗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杰”。兼擅山水、人物、花卉,尤精蘭竹 。4歲即隨父親讀書,自幼酷繪畫,自學《芥子園畫譜》柳子谷畫竹,瀟灑出塵,蕭蕭有聲。被譽為“竹圣”、“板橋第二”;從二十年代畫竹,一直畫到八十年代。六十年的創(chuàng)作,柳子谷視竹為品格的象征,并且將畫竹當作一種人生境界去追求。

柳子谷 竹

柳子谷 竹

柳子谷 竹

柳子谷 竹

柳子谷 竹

柳子谷 竹
5.黃幻吾·竹
黃幻吾,(1906.9-1985.7),名罕,字幻吾,號罕僧,晚年稱罕翁.男,漢族,廣東新會人。早年臨《芥子園畫譜》兼畫肖像,中學畢業(yè)后從事印刷及廣告美術(shù)工作,業(yè)余潛心研習書畫,獲高劍父、高奇峰教益,畫藝日趨成熟。其創(chuàng)作取材廣泛,手法多樣,山水、花鳥人物無不見長,構(gòu)圖新巧,筆墨酣暢,設色雅麗,畫面生意盎然,雅俗共賞。

黃幻吾 竹

黃幻吾 竹

黃幻吾 竹

黃幻吾 竹

黃幻吾 竹

黃幻吾 竹
6.啟功·竹
啟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北京市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主要作品有《紅樓夢注釋》《古代字體論稿》《詩文聲律論稿》等。
啟功畫作的風格是:構(gòu)圖嚴謹,手法生動,色彩鮮明,韻味悠長,尤其擅長山水竹石,極富傳統(tǒng)文人畫的意趣。

啟功 竹

啟功 竹

啟功 竹

啟功 竹

啟功 竹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