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其峰先生說“畫家最忌江湖氣”,這話聽著實在,細琢磨全是實在理兒。咱先弄明白啥是“江湖氣”——不是說畫武俠里的山水,是那種畫畫沒真本事,光靠;印⑼嫣茁,讓人看著熱鬧,實則沒底子、沒內(nèi)涵的勁兒。
比如有的畫家,畫個竹子,不練怎么用筆、怎么控墨,上來就瞎甩幾筆,竹葉畫得亂七八糟,還美其名曰“瀟灑”;要么就是畫山水,總用那幾套固定的皴法,今天畫這山是這幾筆,明天畫那山還是這幾筆,跟印出來的似的,一點不琢磨真山真水的模樣。就像做飯,不研究食材新鮮不新鮮、火候到不到,光靠撒一把辣椒、放一勺味精遮味兒,吃著嗆人,咽下去沒回味。
還有的人,畫畫不琢磨怎么提升本事,倒天天琢磨“怎么讓人覺得自己厲害”。比如落款非要用些沒人認識的怪字,題跋硬湊幾句不通順的詩,裝出很有文化的樣子;要么就是畫完了到處吹噓“我這畫跟某某大師一個路數(shù)”“我這技法獨一份”,實則內(nèi)里空空。這就像有的人穿衣服,不挑合身不舒服,光撿牌子大、款式怪的,看著唬人,實則沒品。
孫先生為啥這么說?因為他知道,畫畫是真功夫,得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干。他自己畫花鳥、畫山水,光是練基本功就下了幾十年功夫,畫一根線都要琢磨力道,畫一片葉子都要想怎么體現(xiàn)生機。在他看來,畫家得有“匠心”,不是“江湖氣”——匠心是老老實實練本事,認認真真悟道理,把心思放在筆墨里、放在對生活的觀察里;江湖氣是投機取巧,拿表面功夫糊弄人。
再往深了說,江湖氣的畫,看著熱鬧,實則經(jīng)不住看。就像街頭賣藝的雜耍,翻幾個跟頭、耍幾下鞭子,當時看著帶勁,轉(zhuǎn)頭就忘了;而有真功夫的畫,就像老戲骨唱戲,一個眼神、一句唱腔都有講究,越品越有味道。比如孫先生畫的小麻雀,幾筆就勾勒出來,可那麻雀的神態(tài)、蹦跳的勁兒,一看就像在院子里見過的活物,這就是沒江湖氣,全是真本事。
現(xiàn)在有的年輕畫家,急著出人頭地,容易跟著學些花架子,忘了沉下心練底子。孫先生這話就是提醒:畫畫別走歪路,別學那些虛頭巴腦的套路,得把功夫下在實處,讓畫里有真東西、有真感情,這樣的畫才能站得住,畫家也才能走得遠。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