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隱士詩友岑勛和丹丘生
文/趙心放
在《將進酒》等詩歌里,李白生動地描述了自己與岑勛和丹丘生的交往,以及與他們一同暢飲美酒的壯觀場面,使人難以忘懷。本文聊聊岑勛和丹丘生其人其事,以及仨人一起豪飲的趣事。

(一)岑勛和李白的友誼
岑勛出身于仕族家庭,太祖父岑文本是唐太宗朝的宰相,深受器重,家族多人擔任過高官,文脈傳承十分深厚。不知是仕途不順或者是天生無意仕途,岑勛最終隱居于鳴皋山,過上寄情山水的隱士生活。
岑勛是個大才子,撰寫了不少上佳作品!抖鄬毸袘返霓o藻內容豐富充實,莊嚴華麗,行文不俗,主要記載了西京龍興寺禪師楚金創(chuàng)建多寶塔的過程,其作品本身足令觀者佩服,經時年44歲的一代書法大師顏真卿揮毫留墨,更是錦上添花,成為千古相傳的楷書珍品,現(xiàn)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岑勛與李白初次見面后,給李白留下了深刻印象。兩人分手時,李白有《送岑征君歸鳴皋山》相贈。全詩通過贊美岑勛的出身、品德和歸隱的高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重以及對自身境遇的感慨。還稱贊岑勛有著東晉名士謝安一樣清高的名望,表達出對岑勛的欣賞。詩中運用了大量典故,展現(xiàn)了李白對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
李白還曾作《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詩中的“我情既不淺,君意方亦深”“相知兩相得,一顧輕千金”,體現(xiàn)出兩人友誼深厚,是知心好友。
在史料中,對岑勛生平的直接記錄很少,不得不說是樁憾事,倒是顏真卿的墨寶和李白的詩歌,掀開了層層面紗,讓后人望見了他深厚素養(yǎng)和燦爛風華。

(二)丹丘生和李白的友誼
先介紹丹丘生這詞兒的來歷。丹丘是古代傳說中的一座仙山,神仙們就居住在那里。生,人也。丹丘生這詞兒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一文中。說的是有個叫丹丘生的人,他的品德高尚,善于勸諫君王,深受人們的敬重和贊揚。后來,丹丘生成了個專門用語,指品德高尚,道德修養(yǎng)深厚的人。
李白用丹丘生來褒指元丹丘。元丹丘是唐朝時期的隱士、道教徒,也是個大莊園主,在都城長安和河南嵩山都有產業(yè)。他曾在西岳華山修煉過。天寶六年(747年),他南下江南與李白在越中相會,然后西歸華山。
李白在開元十四年左右,約二十歲時,在蜀中結識了元丹丘,兩人交往長達22年。兩人曾在河南潁陽嵩山共同隱居,一同探討道理、修煉訪仙。元丹丘還曾引薦李白見唐玄宗,李白也通過他結識了一個著名的胡姓道人。
在《李太白全集》中,李白寫給元丹丘的詩多達14首。李白在為其送行的詩中說,丹丘子將從蓬萊西歸京師,走進天子所在的皇宮,接受天子的恩賜。如果丹丘子的玉漿能送給故人一飲的話,我將與您一起騎上二茅龍上天而飛。在《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中,李白寫道“吾將元夫子,異姓為天倫”,表達了與元丹丘超越血緣的深厚情誼。
(三)三朋友飲酒趣事
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與隱居在嵩山的元丹丘、南陽人岑勛經常結伴一起漫游洛陽,把酒言歡逗趣,被世人稱作“貪杯兄弟”。
某天,三人在元丹丘的潁陽山居飲酒聊天,飲了幾個時辰啦,酒罐子喝空了好幾個,人人喝得兩眼朦朧朧,雙頰紅霞飛。李白是最耿直豪爽之人,當然下肚的黃湯最多。在酒精的作用下,李白詩情大發(fā),當場賦詩《將進酒》。岑勛和元丹丘本想勸李白喝得盡興就行了,結果卻被李白的《將進酒》詩感染,端起杯又一同暢飲。詩中的“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說的就是這件事。
我們來欣賞李白的《將進酒》,原詩從略,試用散文釋意:
朋友!我們不是都能看見嗎?從天上奔騰而來的黃河之水,波濤翻滾直流東海,從此不再往回流。
朋友!你難道沒有看見嗎?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地望著自己的頭,早晨還是滿頭的黑發(fā),怎么才到傍晚就變成了雪白一片。人的青春多么短暫啊!
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空空的金杯去對明月。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一揮而盡還能夠再掙。端出烹飪好的牛羊肉大快朵頤,一次痛飲三百杯也不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快喝吧!別停下杯子。
我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都來側耳傾聽:鐘鳴饌食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生活在醉鄉(xiāng)里不要醒來。
從古至今道德高尚有才學的人都很不得志,只有那些會享受生活的人能夠留傳美名。
你們可知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雅事,用斗酒和萬錢來助興賓主豪飲。
主人呀,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你只管端出酒來讓我喝。名貴的五花千里馬,昂貴的千金狐皮裘,快叫侍兒拿去換那美酒,我和你們共同來銷萬古憂愁!
【作者簡介】作者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南岸區(qū)人。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