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寫作是個很愜意的事兒。呷一口茶、燃一支煙,放一首緩慢的樂曲,悠然自得地敲打幾聲鍵盤。尤其是在信息時代,不用筆、亦不用紙,只要打開電腦,劈劈啪啪,把作者腦子里的所思所想輸入到電腦上,這活兒也就算完了。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簡單。在我看來,寫作這活并不比農民種地省勁,也需要汗水。種地是耕耘,寫作也是耕耘,只不過一個是種在地上,一個是寫在紙上;一個暴露在太陽地兒里,一個隱居在環(huán)境僻靜的密室里。甭管怎么樣,寫作的汗水比下地干活的汗水少不了。
三伏天兒,也到了《情滿青囊——一個中醫(yī)的故事》的攻堅階段。每天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打開電腦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文件夾,打開這本書的文件。先把昨天晚上躺在床上所想到的事情在故事中修改完,然后才是早餐。如此這般,到了晚上,無論多么晚睡覺,還是要打開文件,想想下一步的完善方案。
今天天氣預報預報的溫度是39度,局部地區(qū)40度以上,城市里的溫度有多少,很難清楚。坐在電腦前,稍一活動,身上的汗水刷啦啦就冒了出來。好在是在家寫作,只穿一條大褲衩,背上搭一條毛巾,電腦桌上擺了一把雞毛扇。出了汗,用毛巾擦擦,喝一口茶水,刷啦啦,又是一身汗,再用毛巾擦。半個小時后,用手一擰,毛巾里擠出了很多水。用手摸摸頭發(fā),頭發(fā)是濕的,摸摸屁股,屁股是濕的。穿了半天的褲衩濕透了,只能再換一件。去沖了個熱水澡,身上似乎涼快了一會兒,但很快,身上又油濕了。坐在電腦前,寫著主人公的故事,又想到了“汗流浹背”這個詞。
說實話,這并沒有什么。出汗,自然現象,還可以清熱排毒,冬病夏治。只要心態(tài)好,身上自然涼。然而,寫作時所帶來的焦燥是最令人痛苦的。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光著腳,從這個屋走到那屋,又從那屋走到這屋,以此來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
《情滿青囊——一個中醫(yī)的故事》寫的是淄博延強醫(yī)院院長黃衍強的故事,他的故事社會上已經流傳了不少,也有的見于報章和網絡,F在再來寫黃院長的故事,可以說是整理,難以超越。然而,黃衍強又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人,他不允許任何作者無中生有,即使是藝術加工,也不能超越真實的分寸。在這種情況下,寫黃衍強的故事,就有了一個辨別真?zhèn)蔚墓ぷ,過去很多可以拿來的資料,現在卻不能用。這樣算來,真正能夠有用的資料又很少。
在這種情況下,寫黃衍強的故事,一是要掌握大量的一手資料,二是要在文字上實現超越。不但要超越過去每個人寫的黃衍強,而且要超越自己。這是一個很難做到的事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下很大功夫,兩個月的集中寫作時間,有些捉筋見肘。
為了實現超越,讓人們看到一個嶄新人物,讀到一個耳目一新的老故事,三伏天兒,做了很多工作。其一是重點研究淄川的人文歷史,尤其是傳說、故事,使黃衍強的故事有歷史縱深感;其二是研究了淄川的區(qū)域文化,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人文情況,讓人物故事能夠接地氣;三是調動自己在農村生活時的經驗,把兒童時代的黃衍強寫出根基;同時還深入研究和挖掘有關黃衍強的各種資料,包括學術資料,爭取挖掘出一些過去人們忽略了、但卻對人物的生活脈絡有著影響的故事。
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裸奔的新聞,腦子在陷入這些錯綜的事物中的時候,常常也會有這樣的欲望。每到這時候,除了赤著腳在各屋之間走來走去,就是穿上鞋,趕上自行車,一路汗水,狂奔幾十里。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