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鳥類的種樣繁多,其實不乏有親近人類的,在農(nóng)村地區(qū)可以觀察到,如麻雀、喜鵲等鳥類,會經(jīng)常出沒在人類生活的區(qū)域。而相對比麻雀來說,喜鵲在人們心中的寓意則更美好一些。但是,喜鵲的窩外表看著卻雜亂無章,真的可以抵抗雨雪天氣嗎?
喜鵲這種鳥類的寓意十分美好,老一輩人常常將其和“好事臨門”結(jié)合,尤其是它們落入人家院子中鳴叫的時候,更是如同賀喜一般,而且它本身長的也是十分喜人,整體是黑白配色,但尾部和翅膀的顏色卻有驚喜。
在陽光下是呈現(xiàn)多種色彩的,也顯的十分高貴,這也是為什么它能被稱為是一種吉祥物。當然在中國神話故事中,也存在它的身影,就比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鵲橋相聚,其中的鵲指的就是喜鵲這種鳥。
可見其還是可以指代有愛情色彩的一種鳥類,當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對喜鵲抱有好感,喜鵲本身也是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在和人類相處的時候也發(fā)生過攻擊人類的事情,也有人覺得它十分的野蠻。
尤其是對于農(nóng)戶來說,對于喜鵲的好感就更低了,喜鵲親近人類的一大因素,就有田間種植的作物為其提供了食物來源,包括稻谷、小麥、葵花籽等。
在喜鵲成群結(jié)隊出現(xiàn)覓食的時候,種植向日葵的農(nóng)戶可是深受其害,一般向日葵的是十到二十厘米的圓餅狀,其中葵花籽就一粒粒在插在其中。但是在喜鵲的覓食過程中,它們會將近半數(shù)的葵花籽琢下來,對整片向日葵地都會進行不等的破壞。
這對于農(nóng)戶來說是很煩惱的事情,所以在農(nóng)戶眼里,喜鵲其實是一種有破壞力的鳥類,相對比之前“打四害”中的麻雀來說,喜鵲的危害更大,更何況麻雀早就洗清自己,不再是四害之一了。
對比喜鵲的筑巢來說,同樣是親近人類的麻雀就簡單的多了,首先麻雀的體型較小,這也導(dǎo)致在人類附近的麻雀,一般就將巢穴建造在了人們的房頂中,農(nóng)村的瓦房在頂上會有一定的縫隙,其巢穴就在其中,相信農(nóng)村很多人也是掏過鳥窩玩。
而喜鵲卻無法這樣進行,喜鵲成年的體型可達到十五到二十厘米之間,甚至更大一些,這樣的體型就需要它們自己筑巢了。它們的筑巢過程也是很有意思,一般鳥類的筑巢都是由一方進行建筑,而喜鵲不一樣,則是夫妻二人一起建設(shè)。
前期由雄鳥進行外部框架的搭建,而后續(xù)則是同雌鳥一起進行建造,有些類似農(nóng)村房屋的建造,顯的更加的有條不紊,不過喜鵲巢穴的外表卻不和喜鵲外部一般光鮮艷麗,在野外或者是在高壓電線上,就可以看到喜鵲的巢穴是什么樣子的。
從外部看來,就是一堆亂樹枝交織在一起的樹枝堆,并不美觀,也不覺得舒適,這樣的巢穴真的是喜鵲的家嗎?其實喜鵲的巢穴可是乾坤,別看外面雜亂無章,內(nèi)部則是十分奢侈,首先它們的巢穴內(nèi)層,是由纖細的枝條等進行建設(shè),圍成一個似圓形的圍墻。
而后會選擇柔軟的獸毛、羽毛等進行鋪墊,這樣一來他們的床鋪就完成了,具有很好的保溫效果,也是為將來的孩子留下來一個溫暖舒適的保障。雌鳥在孕育、孵化雛鳥的時候,也更加的舒適穩(wěn)定,可見喜鵲還是十分在意生活質(zhì)量的。
而且喜鵲的智慧還不止如此,它們的巢穴同人類一般還有一道進出的門,并不是直接從屋頂進出,而為了應(yīng)對寒冷的冬天,它們的巢穴可不是露天的,在巢穴上方加裝了屋頂,可以說巢穴內(nèi)部是一個完整的空間,可以抵御寒冷和外敵,既溫暖又安全。
可以說喜鵲的巢穴,也是它們在族群中身份的象征。當然,喜鵲的巢穴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種集體模式,將一個巨大的巢穴分為很多個房間,就好像一個家族一般一樣生活,也是一種特有的現(xiàn)象。
在鳥類中,喜鵲筑造的巢穴已經(jīng)是非常不錯的了,對比其他鳥類,有的不會建巢,有的甚至是搶占別人的巢穴。不過有一種鳥類的巢穴,雖然沒有喜鵲那樣的恢宏大氣,但是卻十分有價值,就是燕子的巢穴。
一般指金絲燕、雨燕等燕類建造的巢穴,它們建造巢穴是由分泌的唾液粘合各種材料,這些材料也是較為細軟的,它們的巢穴顯的小巧,也更加細膩,對比喜鵲巢穴來說更加精致,最重要的是其價值遠超過喜鵲的巢穴。
如果說其他鳥類的巢穴是一種生存空間,那么燕子的巢穴就不單單是生存,它們的巢穴對于人類也是不菲的財富,將燕子窩中的其他雜質(zhì)挑去,清洗干凈,就成為了一種營養(yǎng)品燕窩,使用對于美容養(yǎng)顏有著不錯的功效。
喜鵲的巢穴是喜鵲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它們生存、繁衍所依賴的工具,當然不管喜鵲的巢穴有多好,它們也不會常年生活在一個巢穴里面,畢竟它們也存在遷徙,再次回來可能就需要再次建設(shè)。
不過雖然喜鵲看起來很勤勞,但是對于喜鵲來說,它們生存中的食物來源還是需要依靠人類的種植物,這也讓人類對它們的喜愛十分有限,喜歡它們的大多數(shù)文人雅客,但對于農(nóng)業(yè)從事者,喜鵲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像上述提到對糧食的糟踐也是經(jīng)常發(fā)生。
它們不只是在種植物成熟期間搗亂,在幼苗期間它們就會對其進行破壞,如果數(shù)量龐大的話,嚴重的甚至會破壞農(nóng)戶育苗的成活率,而且即使在曬糧的時候也會有它們搗亂。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