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為啥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會讓這么多人破防??
好感慨啊,今年女性好像真的在各行各業(yè)的top里有名額了。
從年初獲得百億票房的賈玲,到燃了我們一整個夏天的運動員,再到最近集體發(fā)光的脫口秀演員們…
女性價值在文體娛各界大開花,而最近諾貝爾文學獎更是給了全世界一記重炮!

韓江拿獎,全世界輿論爆炸。
不僅是因為寫作題材,更因為很多人認為該頒發(fā)給陪跑諾獎多年的殘雪。
但不管這個獎給了誰,她倆作為女性都讓世界文壇感受到了女性的文學力量。👇

閃閃發(fā)光的女作家們✨
趁著這波熱度,羊想給大家安利幾個自己很欣賞的女性作家,她們的內(nèi)容、視角以及文學方向都很值得細品。
咱們先從韓江說起👀

既然話題是從韓江開始,《素食者》就是我們必聊的內(nèi)容。
《素食者》講了什么?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賢妻良母突然喪失了對食物的欲望,她不再吃肉蛋奶,于是和身邊的人產(chǎn)生了很多矛盾。

《素食者》的開篇便是:妻子在吃素以前,我沒覺得她是一個特別的人。
這個開篇和卡夫卡的《變形記》很像,“格里高利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他變成了一只大甲蟲”。
兩本書講的都是變化,當人成為了社會異類,就會面臨來自大眾群體的“暴力”。
“你現(xiàn)在不吃肉,全世界就會吃掉你!

《素食者》聚焦于家庭,核心立意是通過吃素這件事來引申“當一個世俗意義上的好女人開始擺爛,她的家人會如何對待她”。
丈夫會責怪妻子不好好照顧自己了,母親希望她回歸正常,父親暴怒于她突然的改變,就連理解她的藝術家姐夫其實只是對她的身體懷有欲望。
吃素意味著女主打破了長久以來的家庭格局,她不再是一個完全隱忍、配合的傳統(tǒng)東亞女性的角色。
而當她改變,家庭也變成了“私域暴力”的場所。

比較牛的一點是,《素食者》是韓江2004年寫的作品,20年過去了,我們依然能從中窺得東亞女性長久的困境。
韓江只是把上野千鶴子的理論變成了故事。
如果說《素食者》的文風有種淡淡的瘋感,那么李碧華的文字則透著一種性感又森然的港味鬼氣。
《霸王別姬》和《青蛇》是她最出名的作品,但她的短篇小說或許才是最絕的。
她的文風自成一派,故事里的男女情愛自帶詭譎靡麗,情節(jié)讀起來讓人心慌,卻有十足的女性主義。

《餃子》里的菁菁先是為了丈夫放棄事業(yè),而后為了阻止丈夫出軌,選擇吃下胎兒做成的,可以永葆青春的餃子。
“第一次吃,惡心嘔吐,第二次吃,滿嘴甜汁,第三次第四次,慢慢咀嚼,像不愿醒的夢。菁菁要吃到最好的餃子,一口回春!

《吃鹵水鵝的女人》里,母親殺了出軌的丈夫,女兒知道真相卻不說,選擇與母親站在同一陣營。
“我們是深謀遠慮旗鼓相當?shù)哪概膊恢荒腥,抑或是女人所逼,我們永遠同一陣線,因為我們流著相同的血,吃著相同的肉!

右為李碧華
《白虎》中的男老板喜歡在啤酒里加番茄醬做成“血啤”,結果自己命喪動物園,把他吃掉的就是妻子轉(zhuǎn)世的白虎,暗示某種婚戀中的極端權力關系。
“人有盟誓、思念、忠貞、癡戀、永恒,但獸覓食、交配、各據(jù)山頭,還有,從不控制自己,毋須承擔后果!

她的故事充滿了情欲和命運的交織,用完完全全的女性視角去展開情節(jié),寫傳統(tǒng)女性和傳統(tǒng)婚戀,文風犀利尖酸。
再來說說殘雪,她是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之前的最大熱門,也是作品在國外被翻譯出版最多的中國女作家。
殘雪在全世界的認可度很高,某些小說甚至還是國外名校的文學教材,包括哈佛和康奈爾。

殘雪17歲的時候就打工賺錢養(yǎng)家,代課老師、赤腳醫(yī)生、裝卸工…多樣且復雜的人生經(jīng)歷讓她對人性有了更多解讀。
但羊最喜歡殘雪的一點就是她作品中最突出的主題就是“女性意識解放”。

她筆下的女人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好女人,而是帶著一些“惡”,特別是母親這一角色。
在《污水上的肥皂泡》里,主人公靜靜地看著母親在肥皂水里融化而不向別人求助;在《蒼老的浮云》中,后輩們對長輩有著強烈的厭惡。
她用“惡”來引起人們對女性的關注。

《五香街》則是以一段“莫須有的奸情”為契機,寫了一個特立獨行的女性在一條街上引起的軒然大波。
而文中各式女性的發(fā)言都咄咄逼人,談論了“性”這樣一個在女性主義者必須跨越的第一道難關。
“女人創(chuàng)造一切,艱難地支撐整個社會,男人坐享其成,還成天抱怨,說我們妨礙了他們的事業(yè),又不讓他們得到滿足!

殘雪是為數(shù)不多敢自稱女權主義者的作家,她的作品怪誕、極端,但同時又有極強的對人性的諷刺感。
在現(xiàn)在這樣一個思想碰撞極其激烈的時代,不讀殘雪是個遺憾。
而當我們跳出小的故事框架,想要看得更加寬廣的時候,遲子建的書絕對在必讀榜單😍
她生在北極村,從小看到的就是蒼涼、寂靜、幽深的山河,所以每一段故事的源頭都是故鄉(xiāng)。
文壇流行過很多流派,只有遲子建一直沒被歸類,因為她只寫生命。

她寫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被稱為“中國的百年孤獨”,她用鄂溫克族最后一個女酋長的故事,敘述了這個家族五代人的成長。
但不論他們的生活如何變化,靈魂都與自然共生。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

在全球經(jīng)濟下行的背景下,內(nèi)卷的城市生活讓人感覺疲倦。
而遲子建扎根于自然和小人物的文字剛柔兼?zhèn)洌腥缢臏厝幔餐钢膱皂g。
她筆下的人物有賣報紙的,彈棉花的,唱喪歌的,遲子建給這些小人物著書立傳,贊頌他們的生命力,也寬恕苦難生活下的人性。

但這所有的人物在她的故事框架里不僅僅是角色,因為她從來不覺得自己在寫小說。
而是在寫家鄉(xiāng)的房屋,云霞的變化,流過的江河,以及穿長裙的蘇聯(lián)老太。
《北極村童話》、《煙火漫卷》、《群山之巔》都是她的代表作,里面蘊含著所有關于北方的印記。


最后再推一個諾獎女作家:斯韋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
斯韋特蘭娜出生于1948年的的蘇聯(lián),她生長的時代注定要見證更多傷痛。
年幼時她看著村口的女人們悼念死去的丈夫,于是從小就認為愛是女性存在的意義,戰(zhàn)爭意味著死亡。
所以她寫女性,也寫時代的苦難。

在女性主義的讀者群體里,《戰(zhàn)爭中沒有女性》是她最出名的作品,這本書記錄了戰(zhàn)場上女性的作用。
只要是你能想象到的工作,都有女性的參與,并且沒有因為性別而得到任何特殊對待。
但遺憾的是,最終被授予勛章的幾乎沒有女性。

“切爾諾貝利”等人類文明中巨大的創(chuàng)傷也是她最愛的切入點,她的紀實文學中有對親人的守候,對生存的渴望。
人們害怕談論災難,但她要讓人類直面災難,因為不逃避真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我時常夢想著,能在皮里亞特的陽光下和我兒子一同騎馬,那里現(xiàn)在是一座空城了,但我們?nèi)则T著馬欣賞玫瑰。皮里亞特有很多種玫瑰,有一大片的玫瑰。
我還年輕,我的孩子也還年幼,在我的夢想里,我已經(jīng)忘卻了一切恐懼,從頭到尾我都只是一個旁觀者!

她們除了會寫,還會什么?
在很多行業(yè),諾獎幾乎是全世界最高最專業(yè)的獎項之一,但在文學獎領域,歷史上一共有117位得獎者,女性只有17名。
這個世界對女性價值給予的肯定總是太少,可很多女性早已擁有了更大的格局。
作家天生所具有的敏感和悲憫之心讓她們做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事😭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爾諾
比如韓江,她獲獎后,爸爸就建議她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結果姐直接拒絕了。
“隨著戰(zhàn)爭加劇,每天都有人死亡,我要慶祝什么?”

遲子建的家人曾經(jīng)也提出給她建立一個文學館,遲子建也是一點也沒猶豫直接拒絕。
因為這片土地已經(jīng)給予了她太多東西,再多占用一點,都會于心不安。

《東方快車謀殺案》、《無人生還》的原著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戰(zhàn)爭期間也是直接把自己的房產(chǎn)拿出來做戰(zhàn)時使用。
而且她給朋友送禮不會選擇送錢,會直接送自己的作品版權😂

再補充一個冷知識:阿加莎是被伊麗莎白二世催更的懸疑小說作者,東野圭吾的很多寫作手法實際上是模仿她。
被丈夫出軌后,姐曾經(jīng)自己消失12天,讓渣男直接變成了嫌疑犯。

被稱為“世界第一女記者”的法拉奇十幾歲的時候就成為反法西斯的游擊隊員,戰(zhàn)爭結束后依然在關注人類命運。
她作為戰(zhàn)地記者深入越南戰(zhàn)爭、南非動亂。

她永遠只為真相說話,把自己定義為女性,戰(zhàn)士,和一條自由的野狗。

哦對了,還有經(jīng)常被調(diào)侃感情生活的林徽因,她不僅是天才作家,還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和修建。

這個世界關于兩性最大的偏見之一就是女性沒有男性格局大。
可這些女作家不僅有才,她們能夠忍受苦難,愿意蟄伏等待,心懷家國悲憫之心。
文學和做人,知行合一,她們早該被看到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