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紅樓夢里那些生死離別的淚崩時刻
前天丈母娘來我這,說起第二天自己要下鄉(xiāng)去看她娘家姑**事,我知道丈母娘坐車不方便,便提出一起開車過去,丈母娘欣然同意。其實這不是第一次去姑姥姥家,前兩年,每年的暑假,我們也都是開車一起去。
丈母娘當天也就沒回家,在我們這過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來,準備吃好飯出去買點東西,然后早點去,晚點回,這樣就可以多陪陪姑姥姥。卻沒想到,丈母娘看我要出門便攔住了我,說今天不去姑姥姥家了,因為姑姥爺走了。
我當時愣在原地,什么?不是好好的嘛,怎么就走了呢?可是我們昨天剛說好今天要去他家啊,怎么那么突然,又那么巧?就是晚幾天也行啊……丈母娘也說,是啊,可是閻王讓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
我忽然想起了紅樓夢里的秦鐘之死。紅樓夢第十六回的后半部分,發(fā)生了一件事,寶玉的小廝茗煙告訴他,秦相公不中用了。寶玉一聽,嚇了一跳,就著急忙慌地要去見他最后一面。
沒想到,這真的是兩人之間的最后一面,當時秦鐘已經(jīng)處于彌留之際了,但為了見寶玉一面,他怎么都不愿就咽氣,于是就求來索他命的鬼判,當時鬼判就說了“閻王讓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這句話。

但當聽到寶玉來了之后,這鬼判也做起了人情,放秦鐘魂魄回來,于是他又短暫回陽了一段時間,這才跟寶玉做了一次告別。
秦鐘見了寶玉,第一句話就是,怎么不肯早來?再遲一步也不能見了。寶玉知道,秦鐘為了見他,已經(jīng)在強撐著最后一口氣了,于是問他,有什么話留下兩句。
秦鐘說完勸寶玉好生讀書立志功名的話之后,長嘆一聲,就蕭然長逝了。每次讀到這里,想起兩人最后一次見面的情形,都忍不住難過。
寶玉來的太晚了,而秦鐘也悟的太晚了,而生命只有一次,好也罷歹也罷,誰都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想要重新做人,那就只能等下輩子了,如果有的話。
人生最難得的是緣分,無論是親情、愛情、友情,皆是如此,無緣的人不會遇見,便短暫遇見,也會失散,而有緣的人怎么都不會散。如果恰好,那個人走的時候你就在身邊,這該是天底下最值得慶幸的事了。
我有個堂哥,早年父母為了供他讀書,可以說是傾盡所有,什么臟活累活都干過,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后來堂哥也爭氣,順利考了大學和研究生,還有了十分體面的工作,但是母親去世時,卻沒能見他最后一面。

當時他母親就躺在醫(yī)院里,已經(jīng)時日無多,唯一的心愿就是要見兒子最后一面,但我這堂哥當時卻以工作忙請不掉假為由,說回不來,他母親就這樣遺憾地閉上了眼睛,而他工作的城市離老家不過百十里路。
我忍不住又想起紅樓夢里的賈元春,要說身份尊貴,誰都比不上她,探春都說過,怨不得她福大,生日比別人就占先?傻匚辉俑撸儆懈,她到死終究還是沒能見父母一面。
她的曲詞里寫道: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她在生命彌留之際,不能與自己的父母告別,只能托夢給雙親了。
原文提到過一件事,今上大開方便之門,不僅允許元春這些宮里的妃嬪可以省親,每月逢二六日期,其椒房眷屬還可以入宮請候看視。
也就是說,賈政王夫人夫婦平時入宮是有機會見到元春的。但是,元春畢竟是貴妃,父母親友想見她,也只能在特定的時間里見,不到允許的時間,是不能隨便入宮請安的。
其實不只是元春,無數(shù)像她一樣的妃嬪,無論是否得寵,可能在人生的最后關頭,都只能一個人孤獨離世,即便葬禮再奢華,也只是活人的臉面,是皇家該有的規(guī)程,可一切都與她無關了。

對父母來說,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那種錐心之痛,可能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能真正感同身受。更讓人無語凝噎的是,他們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死了,卻活不見人死不見尸,不能見她最后一面……
像元春一樣托夢的還是秦可卿,她生病的那段時間,作為她的好友,又是她的嬸子,王熙鳳沒少去看她,鳳姐的做法令人感動,她可能也知道秦可卿日子不多了,所以有時間就過府去看她。
但她去世的那一晚,鳳姐沒有在跟前,甚至沒有任何人在跟前,而她還有一些話想留下,于是只能通過托夢的方式,在夢里與王熙鳳匆匆見了最后一面,交代了后事后才放心地離開。
細細想來,秦可卿也是個可憐人,從出生就被放在了養(yǎng)生堂,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更不要說見自己的父母了,她死的時候,又有幾個人真心難過和不舍呢?
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誰的,還有一個晴雯,她死的時候,其言其行也是令人忍不住墮淚的。
晴雯被王夫人趕出后,寶玉想辦法出去見了她一面,而這一面也是兩人的最后一面,等到寶玉再聽到晴雯的消息時,她已經(jīng)在一個夜里凄涼而孤獨地死去了。
小丫鬟跟寶玉說,晴雯死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人,也沒有喊寶玉的名字,而是扯著脖子喊了一夜的娘,想象一下那個畫面,一個孤獨無助的女孩,在一間破屋里,喊了一夜的娘,無人應,一直到死……

晴雯臨走時喊娘,而不是寶玉,也許是在彌留之際看到了她的母親來接她,也許是人生到了最后,終于喚醒了她出生時的意識,想到了給了她生命帶她來到世上的母親。
原文黛玉出場時,曹公上來就把黛玉母親賈敏寫死了,很多人說曹公狠心,可不這么寫,黛玉又怎么能快速進賈府呢?可即便這么寫,黛玉在母親病倒到去世的那段時間里,至少一直侍奉湯藥,陪在母親身邊。
林如海病重時,也許是自知將不久于人世,于是又趕緊寫信讓黛玉回來,要見最后一面。從原文給到的時間線來看,黛玉是見到了父親最后一面的。
因為她接到父親書信啟程回南時是第一年的冬底,而林如海病故是在第二年的九月初三日,也就是說,黛玉在父親去世之前的那大半年里,一直陪在父親身邊,直到她去世。
可是,老天還是太殘忍,因為先走的人看上去短壽,卻也把痛苦和思念留給了活著的人啊,尤其像黛玉這么小的年紀,先失去了母親,又失去了父親,林家近乎絕滅無人,而她一個小女孩,只能去外祖母家生活。
都說少來夫妻老來伴,我母親也說過,夫妻兩人,先走的人有福啊,因為有人送你走,有人在你床前伺候,而后走的人就得忍受更多的孤獨無助和痛苦啊。

我一直都覺得,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最想見到的親朋好友能守在身邊,應該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對于即將離開的人來說,也是人生的圓滿,因為此生無憾了。
記得去年去姑姥姥家時,姑姥爺知道我喜歡吃梨子,本就身體不大好的他,從床上緩緩坐起來,帶著我去菜園里摘梨子,讓我把最大的都摘下來。
后來聊天中又知道我喜歡吃石榴,但石榴還沒熟,他就用期待的語氣問我,等石榴熟了我給你打電話,你來不來呀?我說,來!老人就一個勁兒地說,好,好,好!
我當時并不是為了哄老人高興,我是真的想著等后面中秋前后再去一趟的,因為姑姥姥家離市里不遠,但后來因為有事一直就沒去成。
直到這次得知姑姥爺去世,我才回過味來。老人也許在那個時間節(jié)點里,一直念叨著盼望著我去吧?可他最終沒有等到我們?nèi),想想就挺難受。
人生中有太多遺憾,不是因為我們做不到造成的,而是因為我們總以為還有很多機會總以為還會再見而造成的。殊不知,命運總是悄悄偷走時間,留給我們無數(shù)遺憾。
所以,如果你要見一個人,你很久沒見的一個人,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那么就請現(xiàn)在,立刻,馬上去見,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人生少了一個遺憾,而多了一份圓滿。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chuàng)作品。
發(fā)表評論 評論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