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典型的書體是他的行書,也是他書法藝術的最高成果。體麗筆健、清雅脫俗可為之概括。
首先,沈尹默書法給人一珠圓玉潤、骨肉停勻的華麗之美。沈尹默用筆,講究極為嚴格,他要求筆筆中鋒、不能茍且。他嘗言:“中鋒乃是書法中的根本方法,必當遵守的筆法。”
如此,他對書跡中規(guī)入矩,頗為耐看,也極為秀勁。
他還肯定趙松雪“書法以用筆為上”的說法,認為:“凡是謹守筆法,無一點畫不合者,即是書家。”
正是這種嚴謹?shù)挠霉P方法,使沈尹默的書法近乎無懈可擊,線條光潔流暢,圓潤凝重,給人以舒暢、流美、典雅的審美感受。這是第一。
其次,在中鋒用筆的基礎上,沈尹默先生也能追求用筆的變化。他言書法用筆為“行筆”,要有提按,要有起伏,要表現(xiàn)出如人一樣的表情!胺〞鴧s是有多種多樣的表情的”。
行筆如人的步態(tài)一樣起伏跳蕩,自然姿態(tài)生動,變化豐富。
而這種變化又被沈先生稱為表情,神情飛動,表情豐富是他用筆嚴謹前提下的又一種追求。
這樣,沈尹默書法,尤其是他的行草書法,表現(xiàn)出一種神態(tài)飛揚、活潑飛動的特點,于中鋒中著力變化,非大手筆不能為。
其書法整體風格表現(xiàn)為中正平和而接近內(nèi)斂,絕非狂放一路。無論是他的正書還是行書,這個特點都極為明顯。這與他早年嚴謹?shù)臍W體楷書訓練有一定的關系,也與他嚴謹?shù)闹螌W作風有關系。
他的正書無論魏碑還是歐體,點畫位置各得其所,前后照應,呼應連貫,結構緊湊,些無散漫懈怠之處。
在行草書中,他的嚴謹依然不減。他的行書,字形大小與楷書相對類似,很少出現(xiàn)大小極度反差的情況,基本上大小如一,極少作反差較大的對比。
字中也極少放縱的筆畫,既無縱恣的豎畫,也無開張的長撇大捺,而是溫潤平和、含蓄內(nèi)斂的優(yōu)雅的筆畫。
這一點,他的書法格調(diào)更接近于宋人,如蘇軾。
他將自己的詩情與學養(yǎng),用這種十分中和雅美的方式表達于紙上,正與宋人的書卷氣與寫意精神相合。所以,我們不能以純粹的回歸二王書法來評價沈尹默。
沈尹默書法沒有晉人那樣灑脫的風神,他具有唐人嚴謹?shù)姆ǘ,宋人豐富的內(nèi)涵,元人優(yōu)美的字態(tài),是一位帖派書法的集大成者。
沈尹默長期從事古典文學的教學及研究,一生中幾乎每天都堅持詩詞寫作,平生所寫詩稿在數(shù)十本以上。
他對詩歌興趣發(fā)端于唐人,而所得力處卻在宋人。以陸游、楊萬里、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晏殊對其影響最大。
沈尹默的古典文化情結,使他在晚年以后不再從事新詩創(chuàng)作,而鐘情于中國書法的研究與創(chuàng)作,有力說明了古典文學與書法藝術的密切關系。
雖然沈尹默從詩歌領域的淡出影響了他在全社會的知名度,但卻使中國書法藝術在充滿革命浪潮的解放初期得以經(jīng)典式的延續(xù),更使得沈尹默的書法具備了豐厚的精神文化內(nèi)涵。
前幾年出現(xiàn)了批評沈尹默書法的風潮,批評的矛頭主要指向他拘謹?shù)挠霉P方法和缺乏創(chuàng)造精神的書法風格。
應該說他對筆筆中鋒的絕對要求確實有其僵化的一面,也影響了他書法的表現(xiàn)力。
他的書法個人風格應該是存在的,但也確實不如歷史上的許多大家那樣明顯、那樣突出。
但這些都不是沈尹默書法的最大問題,沈尹默書法的最大問題還是當年陳獨秀先生給他的警
示:“其俗在骨”。
可以說,沈尹默一生都未能徹底擺脫早年書法所養(yǎng)成的習氣或者說是俗氣。
也許這種俗氣并不是其俗在骨,但他的筆墨中間的確缺乏晉人的逸氣,而這種逸氣是王羲之書法的精神所在。
同時,早年學習黃自元楷書所形成的相對機械的審美觀,一直籠罩在他的筆下,可謂揮之不去。
所以,沈尹默書法的俗氣是審美觀念上的,而不是作品內(nèi)涵上的。
對此,你認可嗎?歡迎下方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