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山西芮城,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大型道教宮觀,名為“永樂宮”。它和位于陜西“重陽宮”,北京的“白云觀”,并列稱為全真教三大祖庭,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教的諸多內(nèi)容。
如今,“永樂宮”最為出名的當(dāng)屬其壁畫藝術(shù)。這里的壁畫勝在精美、盛大而且完整。不但融合了“曹衣似水,吳道當(dāng)風(fēng)”的唐、宋繪畫遺風(fēng),還結(jié)合了元代自身的繪畫特點,堪稱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奇跡。
“永樂宮”的壁畫總面積,超過 1,000 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這四座元代建筑中。其中,尤以三清殿內(nèi)的《朝元圖》,為重中之重。四壁及扇面墻兩側(cè)均繪壁畫。為1325年洛陽馬七等人所作,描繪道府諸神朝謁元始天尊,故名“朝元圖”。它是元代壁畫藝術(shù)的最高典范,也是道教壁畫中最重要的作品群,集中反映元代壁畫藝術(shù)的最高成就。
壁上有乾坤。透過這一扇窗,可以穿鑿時空,看到古人宗教、建筑、美術(shù)、服飾、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還是一起來欣賞這絕世佳作吧。
【請把手機橫過來看】
《朝元圖》面積共有 403 平方米,畫面以 8 個帝后主像為中心,周圍有金童、玉女、星宿、力士等共 286 尊。整個畫面,場面浩大,栩栩如生,描繪了朝拜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的盛大景象。
這幅壁畫最大的特點,在于其用線方面。它繼承了唐代線條的嚴謹、宋代的頓挫,并逐漸發(fā)展為剛遒有力的用線形式。同時,線條中還添加了書法的用筆,讓人不由想起唐人的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細節(jié)欣賞】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