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不知成就了多少書家,趙構寫的這洛神賦能秒殺當今書家不?
若說在書法圈之中以寫曹植的《洛神賦》聞名的話,那么趙孟頫絕對是第一個,他寫的行書《洛神賦》成為了很多從楷書轉行書的佳帖,但在歷來書圈之中并不是只有趙孟頫的《洛神賦》寫得最好,其中還有宋高宗趙構,他以草書寫《洛神賦》更是傳神。

在封建王朝中曾歷經(jīng)有495位皇帝,其中會寫書法的很多,值得大書特書的書法家皇帝也有很多,從最早的梁武帝到唐代的李世民、唐高宗、玄宗等等無一來是一流的書法好手,但前面的這些都沒有宋代的這位繼往開來的書畫宗師,但他也因書畫藝術而誤其國而遭受罵名,此人就是宋徽宗。

好在他的兒子扛起了重任,開創(chuàng)了南宋,成功為即將滅亡的宋朝延續(xù)了百年,他就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宋徽宗之子趙構,趙構也曾受其父的影響在書法這一方面大放光彩,但他并不延習其父的瘦金體,而是選擇學古,以二王的書法為尊,這一點也間接影響了后世的趙孟頫,給他們提供的思想源泉。

所以在歷代帝王的書法造詣之中,就以趙構的繼承傳統(tǒng)的功夫最牛,也是公認的書法家皇帝之中將二王書法體現(xiàn)得最好的,也是書法造詣最高的一位。
趙構的傳世書作之中,以草書較多,此作是他于晚年擔任太上皇時在德壽殿所寫的,全卷長達近4米,是一幅長篇大作,紙張用的是絹本材質,應該說是布料了不能說是紙張 ,此作內容是以右錄三國時期曹植的名篇《洛神賦》為基,用以草書寫就,此作現(xiàn)藏于遼寧省博物館之中。

他此作看起來十分流暢自然,每個字都寫得清清楚楚、獨立成形,但連在一起又感覺一氣呵成,能看出作者書法水平特別高。書寫的內容選自曹植的《洛神賦》,全篇一共有九百九十多個字。
作者下筆有力,線條卻又靈活多變,既有魏晉時期書法古樸典雅的韻味,又帶著皇家書法那種端莊大氣、華麗貴氣的感覺。大家都覺得這是作者書法成熟時期的經(jīng)典作品。

趙構在書法上造詣頗深,楷書、行書、草書樣樣精通。他對書法的熱愛近乎癡迷,五十年來,除非遇到特別重要的事,每天都堅持練字。而且趙構特別癡迷古代書法作品,花了大量精力四處搜尋、整理。
他還臨摹了從魏晉到六朝的各種經(jīng)典筆法,把不同書法風格都學到了手,還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取舍。尤其是對二王的經(jīng)典之作,他反復琢磨、臨摹,熟悉到幾乎能背誦下來。


































因為他的書法水平高,在南宋時期,很多人都跟著他學,他的書寫風格也影響了當時整個書法界。不僅如此,趙構還大力鼓勵大家學習書法,不管是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都在他的倡導下拿起毛筆練字,這為南宋書法的繁榮發(fā)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