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湖南新軍當兵期間,程潛是湖南督軍府的參謀部長、軍事廳長,故毛澤東后來一直尊稱其為自己的“老上司”。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毛澤東還說:“槍上肩、槍放下、瞄準、射擊等那幾下子,我至今沒有忘記,這還是從程頌公指揮的新軍那里學來的!
程潛是與共產黨人淵源頗深的國民黨將領。除毛澤東曾是其老部下外,林伯渠曾擔任程潛第六軍的黨代表,彭德懷曾經是程潛部軍官,左權、陳賡等也曾經是程潛湘軍所屬學生隊的學員……建國后程潛擔任了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唯一的國民黨籍副主席,也是擔任過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唯一起義將領。
也就是說,程潛是建國后任軍職最高的國軍起義將領。
程潛字頌云,湖南醴陵人。辛亥革命之后,程潛擔任了湖南督軍府參謀部長,協(xié)助湖南都督譚延闿裁軍,1912年12月26日授陸軍少將并加中將銜。
“二次革命”失敗后,袁世凱對湖南并不放心,他派出北洋軍曹錕等部進入湖南,最后由海軍中將湯薌銘接任湖南都督。程潛受到入主湘政的湯薌銘的通緝而逃亡。
1915年袁世凱稱帝,蔡鍔在云南發(fā)動護國戰(zhàn)爭。1916年春,程潛被湖南四十八縣代表推舉為護國軍湘軍總司令,宣布湖南獨立。程潛在昆明向滇軍借了一個營,經貴州入湘西,沿途收編地方武裝,兵力迅速擴充到三旅之眾,進逼長沙。而譚延闿也卷土重來,第二次主政湖南。他對程潛心存猜忌,在重建湘軍時,將程潛的部隊裁撤一空。程潛再次黯然離湘。
可沒多久,譚延闿就被段祺瑞給趕下了省長寶座,以段祺瑞自己的小舅子傅良佐代之。接著,段祺瑞廢《臨時約法》,引發(fā)“護法戰(zhàn)爭”。程潛受孫中山委派,回湘運動,被擁護《臨時約法》的湘軍將領們推舉為湖南護法軍總司令。
湖南護法軍兵力單薄,與北軍血戰(zhàn)經月,眼看支持不住,此時廣西陸榮廷的桂軍上來增援了。程潛擊退了北軍,占領長沙,被各界公推為湖南省長,但他還沒來得及宣布就職,就被隨后趕到的桂軍否認,說省長未得中央明令,不得自舉,其實表現出桂系染指湘政的強烈野心。
程潛為了不與桂系發(fā)生內訌,未就省長職。不久,北軍大批增援部隊趕到,湘桂聯軍抵擋不住,桂軍率先撤回廣西,丟下程潛獨立支撐。程潛據守湘南,總算未被北軍消滅。
北洋皖系的張敬堯督湘時,桂系欲重新入主湖南,但因為與程潛傷了感情,就轉而支持譚延闿出來收拾湘局。譚延闿在湖南零陵就任湘軍總司令,可這時程潛駐扎在郴州,也用的是湘軍總司令的頭銜,一時間兩個湘軍總司令并存。
譚延闿畢竟比程潛更會玩權術,又恰恰有了一個可以利用的把柄落到他的手上:皖系欲聯合程潛打倒占領湖北的吳佩孚,派了一個說客攜密信來見程,卻被抓住,密信落在了譚派手里。湘軍中輿論洶洶,說程潛是“通敵有據”。程潛自己并不知道此事由來,但百口莫辯,只得辭職出走。
1920年孫中山在廣州另組民國政府,任命程潛為陸軍部次長,實際主持軍務。之后程潛曾任桂林大本營陸軍總長,陳炯明炮轟總統(tǒng)府時,程潛與之力戰(zhàn),又隨孫中山登上“永豐”艦,始終不離左右,當時有“文有居正,武有程潛”之譽。
程潛以孫中山委任的“討逆軍總司令”身份,指揮討伐陳炯明的戰(zhàn)爭,重新肅清廣州,迎孫中山返粵就任大元帥,自己被任命為軍政部長。他還在孫中山授意下,首創(chuàng)“大本營陸軍講武學!,這是早于黃埔軍校的革命軍官培養(yǎng)基地,在黃埔軍校成立后,程潛將其師生并入了黃埔。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時,曾一度考慮以程為校長,以蔣中正及李濟深為副。
1925年,孫中山逝世后,廣州組織國民政府,程潛為政府委員之一。1926年被選為國民黨第二屆中委。同年國民政府之部隊改為國民革命軍,程部為第六軍,程潛為軍長,軍代表林伯渠,下屬三個師。北伐時,第六軍攻陷南昌,但之后被孫傳芳成功反攻,第六軍損失過半。經重組后再戰(zhàn),并于1927年12月23日首先攻陷南京。
1935年,程潛升任二級陸軍上將?谷諔(zhàn)爭時期,程潛歷任國民黨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天水行營主任?谷諔(zhàn)爭勝利后,任國民黨武漢行轅主任等職。1948年3月,參加副總統(tǒng)競選失敗后,任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在長沙宣布起義,同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建國后,程潛歷任湖南省軍政委員會主席、湖南省省長、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副委員長等職。他的湖南省長一直當到1968年病逝于北京為止,一連當了20年省長(劉繼興)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