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重溫古詩詞:西窗正是斜陽好,一帶泥金抹遠山。

《題畫雜詩六首·其一》
馬臻〔元代〕
岸水依痕釣艇間,炊煙幾處出蘆灣。
西窗正是斜陽好,一帶泥金抹遠山。
大意:
岸邊水面留存著潮水退去的痕跡,釣艇悠然地停泊其間,幾縷炊煙從蘆灣裊裊升起。
西窗下正值夕陽西下時分,一抹斜陽如同泥金般涂抹在遠山之上。
賞析:
此詩如同一幅精美的水墨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優(yōu)美的水鄉(xiāng)世界。
首句“岸水依痕釣艇間”便勾勒出一幅岸邊水面與釣艇和諧共存的畫面,水痕與釣艇的相互映襯,展現(xiàn)出水鄉(xiāng)特有的寧靜與悠閑。
次句“炊煙幾處出蘆灣”則通過裊裊升起的炊煙,為畫面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得整個水鄉(xiāng)更加生動而真實。
三句“西窗正是斜陽好”將視角轉(zhuǎn)向詩人的居所,斜陽的映照使得整個畫面更加溫暖而寧靜,也寓意著時光的流轉(zhuǎn)與生命的寧靜美好。
末句“一帶泥金抹遠山”則以金色的遠山作為收尾,不僅為畫面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更寓意著詩人對遠方和未來的美好憧憬。
全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水鄉(xiāng)生活的熱愛和向往。無論是描繪自然景色還是人文景觀,都充滿了詩人對這份寧靜生活的珍惜和留戀。
同時,通過斜陽、遠山等意象的運用,也寓意著詩人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詩人簡介:
馬臻,字志道,號虛中。錢塘人。中國元代詩人、正一教道士。
馬臻早年家境富庶,優(yōu)游故里,裘馬輕狂。
宋亡后捐棄功名,慕陶弘景,著道士服,拜道教高士褚伯秀門下,隱于西湖之濱,肆力吟詠,與仇遠等南宋遺民相唱酬,以詩畫著稱當時。
大德五年春,嗣天師張與材至燕京主行內(nèi)醮,一時名流咸集,馬臻亦隨之北上。
次年春,返回杭州。至大二年(1309年),天師命為祐圣觀虛白齋高士,不就。習(xí)清虛,談淡泊,終老于西湖之濱。
泰定三年仍在世,是年《信筆》詩有“偶落紅塵應(yīng)世緣,轉(zhuǎn)頭七十有三年”句。
馬臻作為道流隱逸詩人,摹繪家居生活與吳越山水、酬酢贈答以及大德年間游走江湖的紀行之作是其詩主要題材。
詩風(fēng)大抵平暢清新,有豪逸俊邁之氣,不惟以枯寂恬淡為高,是元代道流詩人中成就頗高者。
【聲明】圖源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立即刪除。
發(fā)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